觉醒观后感(合集13篇)
33
2023 / 11 / 01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_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工人运动到中国_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1915年9月,_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竖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新文化阵营发生裂变。_与_、陈延年、陈乔年等由分到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_建立的历史必然性;胡适等人则与_、_由合到分,走向了西方文化。《新青年》解体。觉醒年代,大浪淘沙,曙光初现。
那一代的人有着无比伟大的理想,坚韧的意志和信念以及那令人动容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最动容,产生了最多想法的便是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开始的他们衣衫破烂、灰头土脸,自立自强的不愿在他们认为的不义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却像是生来就带着_的血性,就算吃着干面馒头,看到碗里的一只小蚂蚁,两兄弟的眼中也充满着对生命的敬仰与对生命的希望,小心翼翼地把蚂蚁放到草上,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让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延年被问是否想带领中国时,他的回答是:“我愿为国献身。”他不想推翻中国的制度让中国更加生灵涂炭,但是他却坚定地站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陈乔年牺牲前,对狱友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后来,安徽合肥有一条路叫延乔路,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他们凭一己之力,延家国之万岁,载精神之乔木。就是这样一条路,明知是死路,还是有人会义无反顾地走,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条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路。在行刑之前,他们仍是微笑,仿佛和当年那两个立志要为祖国寻求光明之路的'少年又重合在一起,踏着泥土与鲜血,他们布满伤痕的笑颜中完全没有恐惧,就好像真的看到了百年华诞的中国_,就好像真的看到了日益强大的中国,就好像真的看到了他们的子孙在茁壮成长。看到他们出场时的美好,再看到那染血的身躯趟过黑暗的枪林弹雨,最后回眸时眼睛荏苒坚定不屈,吾辈当自强、自立、自信。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已无恙,巍巍葬忠魂……
同那时的他们一样,我也是青年,却有着比他们幸福的多的生活,每当想到现在我的幸福都是前人用生命打下的江山,我瞬间感觉到了生活中那些小烦恼,小忧愁真的不值一提,如果那么幸福的生活我都不能珍惜,那是愧对于前人们的无畏赴死。国旗中是刚毅的鲜艳的红色,那代表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热血,代表着一个个战士在战场失去兄弟,失去亲友后留下的泪水,代表着看到中国人被迫害后的无能为力,更代表着坚韧的中国人站起来的颜色,是凤凰涅槃的勇气,新生的血液在先烈们洒过鲜血的泥土中必将更加滚烫,必将使中国的鲜红色伫立在更高的顶峰。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勇敢走出去,闯出去,不能活在舒适区,即使前方困难重重,我们也要迎难而上;不能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中国的道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开拓;不能坐而论道,要勇于实践,付出行动。在那么美好的年华,没有先烈们的舍生忘死,便没有今天的幸福安定,国人要自强,而不是任意挥霍现在的幸福和自由。历史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
国旗中是刚毅的鲜艳的红色,那代表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热血,代表着一个个战士在战场失去兄弟,失去亲友后留下的泪水,代表着看到中国人被迫害后的无能为力,更代表着坚韧的中国人站起来的颜色,是凤凰涅槃的勇气,新生的血液在先烈们洒过鲜血的泥土中必将更加滚烫,必将使中国的鲜红色伫立在更高的顶峰。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的中国是强大的,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一个个如陈延年、陈乔年的爱国志士们用鲜血铸造出的我们幸福的堡垒。大学的我也面对着选择,如今我积极入党,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党员,就是因为我渴望通过我的努力,加入_,能够通过我微薄的力量服务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回馈先烈们的努力,并协助党将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亲爱的党,现在是2021年,距离你在中国的诞生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年换了人间。如今我头顶烈日长空,脚踏中华神州大地,面迎党旗,想对那些英勇就义的先烈们呼喊:“百年盛世,如你所愿。”
最近我看了建党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觉醒年代》。这部优秀的电视剧展示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_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深深震撼了我。原来,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到的一行行、一段段陌生的文字,竟是他们用一生的奋斗书写出来的。在小学时初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时不明所以,现在仔细回想,那个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先生,活在了我的眼前。
正是这些以_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在黑暗中摸索出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泥泞的道路中走出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道路。我看到他们不退缩不放弃,激流勇进的精神,不由得想,这不是中华民族的`魂吗?而_先生为党、为人民献出生命,这不就是中华民族的魄?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鲁迅先生写给中国青年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百年多年以后的中国青年,读来仍觉历久弥新。
2021年的我们用着5G,坐着高铁,看着长征系列火箭升入太空。大钊先生曾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先生,你看这100年后的盛世中华,是否如你所愿?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了庆祝中国_成立100周年,在_广播电视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了一部反映建党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的《青年杂志》,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_、_、胡适从认识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建党的历史。
在五四运动时,为支持学生运动,_和_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动对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并亲自上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_在散发宣言时被捕,五四运动风靡全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代表拒绝签巴黎和约,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国_正式成立,《新青年》成为中国_机关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启蒙任务。
不少看过剧的网友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2020年最棒的剧集没有之一!正如剧名那样,整部剧想要再现100年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激情澎湃的觉醒年代。
整部剧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现了人们眼前,表达了对事物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寻。
“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观看《觉醒年代》让我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也深切体会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
“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心力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唯有不成。”宏阔的历史中,既有大江大河,也有暗流涌动,共同汇就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荣并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历史。大历史中的小细节,更能给予人们深刻透彻的领悟与震撼人心的力量。从_战争到_建党以来,中国人经历过三次觉醒。其一为技术的觉醒,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二为制度的觉醒,推翻帝制,实行_。但科技、机器、西方制度移植都没有太大的.效用,唯有思想的觉醒,才救得了中国。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对北洋政府要求中国代表团签订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北京大学的学生自发的组织起来,建立了统一的学联,进行罢课抗议活动。他们走上街头,喊着“外争主权,内除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青春的力量的蓬勃生长!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开支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的时期。”一百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_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一百年后,中国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深知使命在肩。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人,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青年,唯有不断奋斗,才能不辱时代之使命!奋斗有我,强国有我!
在初一到初二的转换期间,我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几乎提不起一丁点兴趣,甚至考出的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在我和我的父母都苦恼要如何提升这门成绩时,我的一位同学无意间提起他们历史与社会老师推荐的历史剧——《觉醒年代》。
第一次打开这部电视剧前,我所知道的_还仅限于他是和_前辈一个年代的人。只偶尔从他人口中听说一些。只不过都不算什么好话。
我的妈妈对于什么事情都比较中立,她对于_同志还是当作一位伟大的革命前辈,因此对他十分尊敬。但当我看完几集之后,感到有那么一些不解。一位革命先辈,如此之粗鲁的对待他的两个亲生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
不给他们住,不给他们吃,我心想这样的父亲连自己的孩子都照料不好,又何德何能改变一个民族,改变一个国家呢?
我满心疑问的去问我的妈妈时,我妈却告诉我:“家国不能两全。”
但当我看到_同志在进行革命时,他眼中的光芒,狠狠的刺中了我,改变了我的想法。他在连夜撰写稿子时所散发出的学者独有的爱国情怀是几乎无人可以比拟的。
当你的家乡被外兵侵略的几无所剩,你是愤慨着握紧拳头?还是默默的'流下眼泪?青岛被霸占,剧中的郭心刚一夜白头。焦虑不安恐袭着他,精神上的苦痛与身体中的责任感一同反复鞭打着他,他最终,没能够带白兰回一趟他的老家。看一看青岛,看一看他的家。郭心刚先生,您看到了吗?山东带着和平一起归依中国了!
一群热血的青年聚在一起为国家谋出路,这就是未来吧!在看之前就有耳闻这部剧的感人至深,也买好餐巾纸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看到脸上还有腮腮肉的乔年和延年脚上绑着铁链,一步一步踩入血泊之中,划出一道道血迹,脸上的笑容和几年之前却又重合在一起,我的眼泪还是没有憋住。乔年在剧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哥哥的好弟弟,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有危险时也不害怕,因为哥哥会义无反顾的护着他。可延年为了革命先一步离开了人世,有人说在那一段时间里,乔年一定很孤独吧。但其实,他应该知道,他也确实知道,他的哥哥一直陪着他。所以他变得勇敢,不再躲藏在别人身后,他长大了,不需要一片避风港。已经可以成为别人的一片避风港。混沌之中,总有人会义无反顾。
这世界本不是光明的,不正是因为他们点燃烛光,才照亮了前行的路吗?
这几天,我废寝忘食地观看完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剧中主要阐述了中国_早期领导人_和_从1917年在北京大学作文吧任教开始,他俩就不约而同地去寻求一条路:一条可以真正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一条从根本上革除旧社会弊病的光明道路,一条可以觉醒人们创造新世界的胜利道路。
电视剧一开始,_、_两人只是在推动新文化的发展,并未真正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了_先生一个新的方向,他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1919年为抵制中国代表在巴黎合约上签字,陈、李两位先生领导了一场从北京崛起进而蔓延到全国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学生发起使全国人民参加并支持示威游行的运动,它发出了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怒吼。这一刻,无论是学生,是工人,是农民,还是商人,他们都纷纷加入起来,场面宏大,前所未有。而这场运动,让陈、李等人也都意识到,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这个组织来进行暴力革命,推翻旧社会。后来_先生留在北京,_先生前往上海,形成了南陈北李的局面。1921年7月,中国_诞生了!从此,各位革命先烈开始了与旧社会的搏斗与较量。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搏与奋斗,流血与牺牲,哪有现在的岁月静好。_先生曾说过,“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球的世界!”
这部电视剧使我对中国_有了新的了解,刷新了我以前的认知。我以前认为中国_是靠某场战争轻易建立起来的政党,看完电视剧后,我才知道,中国_是通过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无数人民支持拥戴才建立起来的'政党!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发现了许多细节性的画面,刻画的很好。如在灯光如豆的胡同里,_和_先生撑着油纸伞,边走边讨论讨论如何寻找拯救中国时,脚下所走的乃是泥泞的道路,暗示了以后拯救中国的道路必然艰辛,充满坎坷。后来陈、李两位先生与胡适先生意见主张不同,陈、李两位先生主张暴力革命给中国下一剂猛药,而胡适先生,则主张温和改良这个社会,这才有了后面这一幕:在十字路口,陈、李两位先生走一边,胡适先生走了另一边。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壮烈牺牲的场面。兄弟二人头发凌乱,脸色苍白,浑身带血,但他们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一身正气,一步一个脚印,大无畏地向刑场走去,只为了心中的那个坚定信念。
在我的家乡合肥,有三条路:延乔路、集贤路、繁华大道。站在延乔路牌下,我也深情告白: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但都通向了繁华大道!
现在,请允许我,一个13岁的少年,骄傲地告慰先贤们:盛世繁华,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也请相信我们无数青少年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铿锵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在中国_成立100周年之际,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为之感慨,为之激动,为之震撼,心潮难平。
观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一部中国的革命历史。剧中一个个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其中,有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五四”运动领导者_,有敢为人先、为民发声的革命先驱_,有一代国士、北大校长蔡元培,有“科学与民主”运动的旗手、文学巨匠鲁迅等。还有_的两个儿子、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就是在父亲面前,也是从不认输、从不低头的“刺猬孩子”,最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
观看《觉醒年代》,我一次次感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100年来,我们的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_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站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是生于盛世、重任在肩的新一代。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坚定信念。
顾名思义,《觉醒年代》讲述的是中国觉醒年代时,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历程。它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中国_百年华诞的到来,它更是为了让今天的中国人,让当代的青年人回顾党史,不忘初心。
第一集,袁世凯对外_,为了当上皇帝,他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签订了日方“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打算复辟帝制。但是他的复辟行经不得人心,爱国青年共同奋起,一片倒袁爱国的声音纷纷涌现。一系列故事便由此展开,《青年杂志》问世,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_宣告诞生。
纵观前九集,其中可以触动心扉的,当属蔡元培初到北大的就职演说。
当时,蔡元培接受了大总统黎元洪的任命状,正式出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总的来说,在当时,北大是一所腐败,封建的所谓“大学”。学生们都是富家子弟,大多数人都是一心想当官发财而来此求学,而蔡元培的到来,无疑是犹如一束阳光,照亮了北大黑暗的局面。
一曰抱定宗旨……
二曰砥砺德行……
三曰敬爱师友……”
这场著名的演说,简短却不简单。它使北大完成了脱胎换骨,乌云尽散,晓雾将歇,北大已经不是昔日里那个陈腐的“京师大学堂”了,北大,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还记得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
这不正是我的生活现状吗?平日里不务正业,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下课后去操场上无所事事,聊天闲逛。想着离考试还远,应当及时行乐,多快活几天,等快考试了,才嚷嚷着要“考前突击”,临时抱抱佛脚,匆匆翻几页书,考试来了,手忙脚乱地复习一晚,结果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放假了,又恢复成往日游手好闲的状态,之前背过的寥几页书,也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可真是“光阴虚度,学问毫无”呀。
蔡公的这一席话,真可谓是如雷贯耳,激荡人心,这番话真真正正地激励了当时的广大青年。哪怕是我现在读着这些句段,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现在的我们,还能够在学校中学习;现在的我们,还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现在的我们,还能够有老师和父母督促来学习。学习自然也很辛苦,学习当然也更快乐。趁现在为时不晚,请努力学习吧,切莫耽务了自己,再去耽误他人啊。
希望在数十年后,蔡元培的话依然能伴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