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观后感(精选6篇)

个人学习 17 2023-10-24 14:04:55

颁奖观后感 第1篇

2月19日晚,我端端正正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颁奖晚会。

获奖者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事迹却一样地打动人心。十位年度人物中,有为航天事业而毕生奋斗,最终却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的英雄罗阳;有在南海守礁20年,将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祖国事业的气象工程师李文波;有在山里行医20年,同甘共苦,见证了彼此爱情的周月华、艾起夫妇······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上课了,同学们坐在座位上,一脸期待地望向教室门口,等待着晚自习到来,等待着倍受他们爱戴的女教师张丽莉。在这里,所有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宝贝。每天,60多个“宝贝们”,都在晚自习课上快乐学习。

2012年5月8日晚,两辆肇事车因失控,冲向刚走出校门的四名学生以及张丽莉。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间,张丽莉来不及多想,她用肩膀顶开身后的两名学生,飞身一跃,又用双手猛地推开肇事车正对着的两名学生。当路人及学生反应过来时,张丽莉的双腿已被巨轮碾过,鲜血染红了大地······

四名被救学生安然无恙,张丽莉老师却躺在了重症监护室里,生死不明。同月12日,在持续昏迷四天后,她被紧急送往哈尔滨治疗。当医生用担架抬起张丽莉,推开大门时,早在门外守候多时的群众纷纷让开一条路,呼喊着为张丽莉加油,并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路上,一辆辆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亮起灯,为救护车指引方向。

最终,张丽莉康复了,但被迫高位截肢。尽管如此,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并没有沮丧,有人问她:“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30岁了,我已经和父母度过30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

看着张丽莉坐在轮椅上那种从容淡定的表情,我顿时就热泪盈眶起来了。多么伟大的老师呀!羸弱的身躯,却是让人感觉到高大伟岸。在危机来临之时,她根本没有去考虑自身的安全,凭着她瘦小的双肩,托起了四名学生重生的起点,自己却与死神擦身而过。这种仅凭直觉作出的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她心灵深处的高尚气节。如果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夜晚,我相信,她的选择依然如此。

通过观看他们的事迹,让我感悟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感动的力量却可以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向四面八方飘去,感染着你,感染着我,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感动”这个字眼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在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进一步了解了“感动”。

“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阿里帕?阿里马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她收养了19个孩子,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随着主持人此起彼伏的声音,我激动地拍起了手,泪水在眼眶中转动。阿里帕妈妈的博爱让我敬佩,也让我羞愧,我要努力也成为阿里帕妈妈那样有爱心的人。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阿里帕妈妈的母爱感动了。

“2009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张正祥……”他不止感动了我,还震撼了我的心灵。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坚决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作斗争,为了让滇池草清河明,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他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就是张正祥。我说,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一个破坏自己家的人难道不是疯子吗?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那位勇者无敌的农民的爱国之心所感动了。

回想起以前,我经常乱扔垃圾,破坏环境,使地球妈妈伤痕累累,希望地球妈妈能原谅我。现在,从这一刻起,我不会再这样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是普通的人,只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感动了中国;只因为他们奉献,所以感动了中国……我相信,今后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也会出现你我的身影。

颁奖观后感 第2篇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

——题记

当走在林间,看到一片树叶落地归根,可以感动;当走在乡间,看见母狗用自己的身体来给它的孩子温暖时,也可以感动。感动其实很简单。

当我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一起观看着“201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时候,当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名叫孙炎明的癌症患者时,我哭了,但是,我也笑了。

他是一名癌症患者。“癌症”,听着就让人觉得害怕的词语,听着就让人联想到绝望的字眼,可是他却只给了自己一个小时绝望的时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个小时里,没有人了解他在与自己抗争了多长时间,但他给人们的新形象却是比平常更努力、更乐观。他的每一天都更有意义。他用他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了五年。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给他看管的犯人上了最震撼的一课。癌症给他带来的痛苦应该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头上的那块疤深深地印烙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不禁落泪。他那种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也深深印烙在我心上,他的笑挥之不去。于是,我忍不住也笑了。

他并没有做什么荡气回肠的大事,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平凡地做着自己份内之事。但是,他却以不平凡的'毅力,在与不平凡的对手做着不平凡的斗争。

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为之感动。他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些事情。以前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好想逃避,不愿意努力地打败它,我会怕。但是这次看了孙炎明的事迹后,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懦弱的。连癌症他都有勇气对抗,我为什么不敢对抗那些微不足道的挑战呢?难道每遇到挫折我都要逃避或等着他人来帮我吗?

不!我不会的,我要像孙炎明一样勇敢乐观地活出个像样的自己,我一定要向他学习,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感动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境界,是不需要华丽包装的灰姑娘,它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用心体会……

颁奖观后感 第3篇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与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体会到了丢了孩子家长的心情,于是乎他们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网站。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三万人在这个网站里注册,寻找丢失的孩子,虽然最终找到孩子的家庭只有几千个,但是张宝艳与秦艳友两个人说:“今后还要继续宣传这个网站,还要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颁奖观后感 第4篇

2019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18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钟扬、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军中的“居里夫人”马旭、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云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张渠伟、守望乡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张玉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程开甲。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了。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因为,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坚守背后的边防人!

颁奖观后感 第5篇

讲真,我一年只自己主动看两次电视:一次春晚,一次感动中国颁奖礼。

一年又一年,这场仪式跟春晚一样准时,又到了这天,已经数不清感动中国感动我多少年了,我还记得当年语文老师打印的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给我们当模板学习。从前,主持人永远是雷打不动的白岩松和敬一丹,如今,白岩松老了不少,已生华发,敬一丹也史无前例的换成了王宁,我依然怀念敬一丹那种岁月积淀了很久的娓娓讲述的温柔中透着刚强的语调,另外,准备一张纸巾观看是很有必要的。每次看完这场颁奖典礼,内心都会生出一种冲击心灵的震荡,难以置信这些经天纬地的事情是怎么做到的,有人敬畏神明,有人膜拜明星,我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喝彩,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值得仰望的圣人,之所以称圣人也许在于他们不但拥有健康的体魄,过人的智力,更有顽强的精神,三者缺了哪个都是不完整的,而观看感动中国的大小人物你会发现一个极为残酷的现实,这些人靠精神支撑身体,靠拼命赢得时间,人人都是拼命三郎不断的燃烧,当然,没有人愿意无端的耗损自己,只因为上天给他们的时间也许不多了,而他们还有太多要做的。

感动我们的,是人间的冰冷碰上了暖暖的滋味。幸亏,发愁怎么从医院回家这十公里路的武汉医务人员遇到了志愿者汪勇的勇气,幸亏,那些大山里本来要嫁人的女孩子遇上了张桂梅的坚持,幸亏,那些身患癌症的病人家属在最需要炉灶做饭时遇上了万佐成和熊庚香的善良。每当看见步履蹒跚的张定宇我都不自觉的提着一口气,怕他的腿支撑不住,今天他没有到现场,他说状态比一年前好一些了,用了中医的针灸治疗,还可以骑车了,今天,张桂梅缓缓上台,我一直觉得她走路轻飘飘的,她说早上要吃十几种药,中午五种加中药,白岩松和她约定十年二十年后继续相约,张校长笑说,我能等到这天么,白岩松说,一定能,离场时她已经不能从椅子上自如的起来了。

感动我们的,是他们做到了普通人的不可能。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踏入无人区搞测绘,歼灭敌机这件事对我们是神话,在绝壁中凿出八公里的路同样传奇,不过,在三联书店恰好看到了叶嘉莹的《古诗词课》,虽然慧根达不到贯通中西,尝试去理解大师的感发还是值得去做的一个功课。不是有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一天,我也许因自己而感动。

颁奖观后感 第6篇

昨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品质,最让我敬佩的是第八位官东。

官东是一个海员,他很有责任感。一天晚上,海上东风做起,天上乌云弥天,东方之星被击落,东方之星的轮船落入海中,使船上的所有人都落入海中,海员们立刻出动,官东他不想让其他队友去冒险,就像一个人去,他第一次下海,在黑暗中找到了,救上来一个老奶奶,第二次下海的时候,有队友陪他去,他很不情愿,可是官东一下海,就被信号绳缠住,官东为了救人,把信号绳给剪了,把信号声剪了,就等于把原路返回的机会丢失了,官东为了去救人,从来不想自己的生命,队友已经救上来人了,只有他还在黑暗中摸索,大家都着急的等待,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他的氧气瓶被卡住,他努力挣扎着,因为氧气不足,他想立刻上岸可是氧气瓶太重,所以他把氧气瓶扔了,憋了一口气,到了海面。

官东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为了帮助别人不顾一切、也不想一切代价,舍生取义。我也有这样的小事。

一天,王志辉向我借笔,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笔多着呢!我一会借你的,”我什么也没想,吃完早饭,他找我来要笔,可是我却迟迟不肯给,我心想:我给他,他还会给我吗?转念又想:他肯定会给我的,不就是一根笔嘛!我还是给了他笔吧。我内心纠结着,最后还是给了。

官东是为了朋友而不顾一切的,而我只是一个借笔得一个小事,都没有像关东一样,我以后一定会向官东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

上一篇:观后感摔跤吧爸爸(推荐8篇)
下一篇:读幼儿教育类书籍读后感(必备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