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升旗观后感(合集7篇)

个人学习 15 2023-10-29 09:30:29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1篇

今天是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62周岁的生日。

今天,我和爸爸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去看升旗仪式。

天安门广场上到处都是人,大约有好几万人来看升旗仪式呢!大约到了5时左右只见护旗手和旗手来了旗手手里拿着鲜艳的国旗。那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许多人墙阻挡了我的去路。

旗手和护旗手站在旗杆下,这时候,乐师奏出国歌的节奏旗手拉着绳子,他右臂一挥,国旗飞起来了,它在天空中像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天空中嬉戏玩耍……

国旗升完了,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去,我和爸爸走了,虽然我走了,但是我的心还留在这。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2篇

凌晨3点,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长安街上灯火通明,宽阔的广场上,三五成群的站着许多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刚过4点,防护拦周围的人渐渐多起来,天边的云也渐渐的红了起来。这时,国旗班的战士们穿着深绿色的制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升旗台庄严地走来。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人们不在说话了,注视着眼前这庄严而又神圣的一幕。红彤彤的太阳,和国旗一起慢慢地升了起来,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初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美丽。三遍国歌完后,国旗已经升到半空,许多人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留住这神圣的一刻。当国旗升起的那一瞬间,太阳跳出了云层,我惊呼道,原来我们美丽的五星红旗,原来是和太阳同时升起的啊!离去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的恋恋不舍啊,那庄严的景象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由衷的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3篇

很多到过北京的人,想必都去天安门广场观看过升旗仪式,我是2005年9月份去的,和新婚燕尔的妻子度蜜月旅游。在北京一共待了5天,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无论是我喜欢的历史古迹、各种军事博物馆,还是妻子喜欢的购物区、小吃街,都让我们流连忘返。北京人普遍的高素质,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临走的当天,我们要完成最后一个重要心愿——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那是我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在梦中见到的场面。在没去之前,我完全能想象当自己在那神圣的地方,在那庄严的时刻,在激昂的国歌(我始终认为,世界各国的国歌够雄壮的,除了法国的马赛曲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自己的心情将是多么激动。可是,让我没想到,观看这场升旗仪式,却让我颇为难受,甚至两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仍觉的心情有些沉重。

我们是在清晨5点多赶到天安门广场的,当时广场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员(应该大多是来京的游客),显然这个时间,肯定都是来看升旗的。看到如此场面,我再次印证了先前的设想,场面肯定会非常壮观,令人激动。当天安门的中门大开,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从金水桥上走过来时,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就象先前大家都拼命往升旗台近处挤,丝毫不顾执勤的武警战士劝阻一样,都又一起挤向了拍照国旗护卫队更好的位置。在拥挤的人群中,虽然自己被推来推去,但也没有引起更多的不快,毕竟大家来一次都不容易,将这一神圣的时刻和场面固定下来,留作纪念,完全可以理解。终于,国旗护卫队来到了旗杆处,我想躁动的人群应该会逐渐平静下来了吧,但我错了,当国歌开始奏响,我正要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我所站的位置看不到还没升起的国旗),去尽情享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时,躁动的人群反而更加的“疯狂”,人人举着相机,拼命的往前挤,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国旗已经升到快一半高度,站在我身旁的妻子,终于也忍耐不住,举着相机欲挤上前去,这时,我愤怒的近乎有些失态,一把拉过妻子,转身推开后面正在拥挤的人们,站到了人员稀少的外围,静静地伫立着,直到升旗结束。在外围能更清楚、全面地看到周围,但所看到的更加让我难受,挤在前面的飞快得按着快门,不时回过头大声招呼一下后面的亲友跟上去;后面的,要么在咒骂、埋怨挤不上去,要么三三两两在一起的说笑着。我努力的想找到一个哪怕稍微有点庄严肃穆表情的人(也许是想安慰一下自己),但没有,真的,一个也没有。在回家的火车上,我的心情仍然久久难以平复,想到了很多,甚至想到自己是不是太苛刻,太极端,太缺少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后来,我想起另一件事情,一件同样让我终身难忘,并且与此次感受截然不同的场面。也许没有那次的经历,我也不会有这次的如此心情。

时间是2002年的夏天,提到这个时间,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足球世界杯”、“中国队”、“第一次”这些字眼。是的,的确与世界杯有关。但那届世界杯,无论是对国人的意义,还是中国队的成绩,都不是我要说的。我给大家讲讲在中国队第一场比赛(对巴西)前所经历的场面。当然,我也没有到过比赛现场,是在电影院里看的(不知哪位天才想到把电视直播的'足球赛与电影银幕结合起来),那场面、效果是相当的震撼,但这也不是我要说的。比赛当天,我已提前向单位请好了假,约了几位朋友,一同来到电影院,我走在最前面,当正要伸手掀开影院大厅入口处的厚重的皮门帘时,一股巨大的声浪,不,是气浪,将我推的不禁后退两步,等我回过神来,才明白是中国队的队员入场了,人们的欢呼声就像爆炸的气浪。赶紧和朋友们进去,各自找好座位坐下,环视一下四周,能容纳一千三百多人的影院此时几乎已座无虚席,观众大都很年轻,应该多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的举着某某院校的标语)。大厅内欢呼声此起彼伏,我和朋友隔着座位大声的交谈着(声音小了听不见),突然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我回头一看,所有的人全部站了起来,原来是开始奏_国歌。愣了两秒钟,我和朋友们也都站了起来,此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些发热,我和几位朋友们都是公务员,却没人习惯这一应有的举动,倒是在学生们的带动下站起来。雄壮的国歌声很快让我忘记了刚才的惭愧,甚至让我忘掉了来时只是消闲、图快活的目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大声的唱起国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声音是大是小,因为无论你此时声音多大,你也根本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你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义勇军进行曲,一千多人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随着那激昂的旋律,渐渐的,我感到自己的胸膛在膨胀,脸庞在发热,眼眶在湿润,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脆弱或容易激动的人,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在别人看来感人的影视剧、文学作品,都没有让我留下过感动的泪水(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除外,以后有机会很想和各位网友聊聊这部电影),但是这次,我却莫名其妙的流泪了,我注意到,激动的人,不,是非常激动的人远不止我一个,很多人把手按在胸膛左侧,脸庞在银幕光线中映的通红,喉结在上下滚动。此时此刻,我彻底抛掉了以往对国人很多陋习的鄙视,抛掉了自己曾经的自卑(我爱看鲁迅的作品,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认为他们把中国人刻画的那样深刻,因而对“民族劣根性”这一说法很有认同感)。

时至今日,在北京的经历虽然难以忘却,却也再没有那样极端的看法,那些举着相机往前挤的人们,都是和你我一样,在平凡的生活,繁杂的琐事中,难得半日闲,给自己找点乐的,没有任何恶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一个标准。再过两天,我的父母就要从北京旅游回来了(突然想起这个话题,就因为父母要去北京),我想他们肯定也会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希望他们不会像我那样怀着沉重的心回家,无论是希望这种场面只是偶尔让我遇上了,还是希望他们根本不会往别处想,都行。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4篇

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是从小便在我心中萌生的愿望,这次赴京考察,终于如愿以。五月一日凌晨三点,我们便起床了。虽然在昨天奔波了一天之后只休息了三个多小,但我们每一个人都精神抖擞,那份即将亲眼看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激动,早已按捺不住了。虽然人坐在汽车上,可心却早飞到了天安门广场。车速如飞,我还是希望它跑得快些,再快些。(交代看升旗的时间、地点及迫切的心情。)

天还是很黑,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心中暗想,这么早,我们一定可以在广场上选择一个理想的位置,真真切切地看到国旗升起的全过程。可是,到了天安门广场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这时广场上早已是万头攒动,人山人海。有工人,有农民,有干部,有军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蹒跚学步的儿童。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怀着共同的心情,早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旗杆围了个水泄不通,我那选择理想位里的念头顿时成为泡影。刚才我们还处在人群的边缘,可眨眼间,身后又树起了一道道人墙。(对看升旗的人进行“面”的概括描写,把活动的全貌向人们展示出来。)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五点一刻的到来。我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看东方的天空,恨不得时针一下转到“五”,恨不得天边刹那问喷薄而出一轮朝阳。

夜幕渐渐地收拢着,东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第一抹玫瑰红。清晨五点,广场上,天安门城楼上华灯齐放,一片通明。在灯光的映衬下,雄伟的天安门宛如一座巨大的玉雕,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这时,通过人群的缝隙,隐约可见军乐队已在旗杆下列队就绪,国旗仪仗队也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城门,越过金水桥,向旗杆走来。突然,前面的人墙高了许多,原来是人们把怀里的孩子们都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顿时,我的眼前只有黑压压的人头,军乐队、仪仗队都看不见了。虽然我尽力跷起脚跟,可仍然无济于事,心急得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五点一刻,雄壮的国歌奏起来了,那激越、庄严的旋律激发起每一个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虽然我什么都看不到,可是在我心中却清清楚楚演绎着升旗的壮观场面。渐渐地,国旗越过人们的头顶,徐徐地升起来了,那样的红,那样的艳。这时,泪花在眼里充盈,热血在心中沸腾,我感受到从来没有的激动。(具体描绘升国旗活动)

国旗升起来了,在旗杆的顶端,在朝阳的照耀下,在千万束目光的注视中,迎风招展。虽然我没有清晰地看清楚升旗的全过程,但我却看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神圣的国旗、对伟大祖国那种由衷深挚的爱。仰望着鲜艳的国旗,我仿佛听到一个伟大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此时此刻,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我们这一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强烈地感到了任重道远。(写升国旗后的感受,升华了主题。)

升旗仪式结束了,但这一庄严时刻将在我心中永恒。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5篇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游玩北京天安门,观升旗仪式。

20xx年夏季,我和爸爸妈妈到北京天安门游玩。凌晨一点就乘车从住处出发,刚走了一会 ,天空就飘起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车到达目的地——前门,雨仍然下个不停,我们立即躲在地下通道。雨停了,我们又 续赶路,用最快的速度跑向天安门,生怕错过升旗仪式这一幕,终于到了天安门广场。这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呼,筋疲力尽。

我观察广场四周,发现有许多外国游客也来参观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

不一会,广播响起国歌,升旗仪式开始了,武警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从天安门大门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四民战士用手托起国旗四周,向旗杆走来,随着国歌声,国旗缓缓升起,那威武壮观的情景,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6篇

这个暑假,我来到了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此之前,我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我要向国旗致敬!

凌晨3点,当我的手机响了,我立刻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简单地洗了洗脸,然后跟着我的父母打车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时,天还没有亮,但是成千上万的人从广场各处观看了升旗仪式。我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等待着激动人心的庄严时刻!

这一天,天空是0+蓝色的,一眼就看不到云。对天堂来说,这真是一个美化和观看升旗的好日子。在焦急的等待中,天空渐渐变得晴朗。突然,人群中有人激动地喊道:“我们来了!”我踮起脚尖,看见一队英勇的武警战士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在“歌唱祖国”的音乐声中跨过金水桥,勇敢地守护着向我们走来的鲜艳的国旗!强大的军队在升旗台分成两队,升旗者和旗手庄严地走上升旗台。此刻,广场一片寂静,人们期待着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一瞬间,响亮的“_国歌”响彻广场空,升旗手用他训练有素、有力的双手向天空空大地挥舞五星红旗。国旗警卫庄严地向国旗敬礼。神圣的国旗伴随着壮丽的冉冉国歌。我感到热血沸腾。一种无比崇敬和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不禁举起右手,向伟大祖国的五星红旗致敬!

祖国,你真伟大!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我必须学好知识,并尽我所能让你在未来变得更强大。

天安门升旗观后感 第7篇

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学校团委组织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满怀好奇地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目睹那令人期待的升旗仪式。

过了一会儿,仪仗队从天安门的正门走了出来,升旗仪式就正式开始了。一个正方形的国旗护卫队伍走了过来,前面有一个手持着刀的护旗手,领头前面是护旗手叔叔,其中有两个人是手拿着枪,中间叔叔手拿着红旗,屹立在人们的眼前。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叫了起来,欢呼声响彻天安门上空。护卫队的叔叔们每走一步都很整齐,昂首挺胸,眼神都非常坚定,每踏下一步,靴子都发出清脆的响声。

国旗班叔叔走到了国旗台前面,他们立即停住了脚步,三位升旗手上了国旗台,手拿着国旗的解放军叔叔把红旗绑在了绳子上面,当《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的时候其中一位护旗手把国旗向南边用力一挥,红旗迎风飘扬,和太阳一起升上了碧蓝的天空。伴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我当时很震撼,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画面在脑海里一幕幕的闪现。我和在现场上的人群都激动地唱起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五星红旗在,我们仿佛就象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有了依托,有了力量。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不惜一切的保卫鲜艳的五星红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来为她争光。

上一篇:艾青选诗读后感800字(推荐3篇)
下一篇:关于红岩的读后感呢(热门5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