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观后感(7篇)
14
2023 / 10 / 19
今天,刘老师但我们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走路上学。看完电影后,我认为这是一部感人又好笑的电影。电影中的娜香是一个善良又总为弟弟着想的人。而瓦娃又是一个可爱、勇敢的孩子。看完了电影我觉得他们姐弟的感情是永远都抹不去的。
他们山区里的人都要用绳索溜索过江去,因为那里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可能要过好几个月政府才能给他们建桥。而一天,瓦娃和娜香的奶奶中风了,妈妈就叫娜香过江对面去叫医生来。我当时想:为什么么她(妈妈)不自己去呢?我想或许是她要留下来照顾奶奶吧。当娜香找到医生时,医生本来还不肯去的,因为他今天就要去城里了。我就想:真是一位没良心的叔叔啊!不过娜香就不断的求医生,医生最后还是答应她了。娜香想让医生用绳索过江,可叔叔不要,他宁愿走很远的山路。不过,最后呢,还是溜索过江了。看好了奶奶的病后,娜香对叔叔说:“我还有一个朋友生病了。”于是,娜香指了指明明(狗)。治好后,医生说:“想不到我在这里治的`最后一个补然是给狗治病!”这时,我们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瓦娃为了上学想偷偷溜索,可是第一次就给妈妈发现了。但他不没有放弃。有一天,他把外套绑在木头上,接着就偷偷带上绳索去他姐姐的学校偷学。怎料到第一次去到就给聂老师发现,第二次还是这样。当妈妈知道时就马上打他,而且还说:“我以前有一次溜索差点儿就从索上掉下江去!”于是。瓦娃就答应了以后不再溜索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聂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鞋,而弟弟却很想要,姐姐就给他了。并说:“我都习惯了,没事!”这真是一位为弟弟着想的姐姐啊!不过弟弟第二天又还给姐姐穿了。娜香那天放学时,很想给弟弟买双鞋,可是自己却没有钱。这时,聂老师替她买了,娜香又感激又开心!因为弟弟终于不用再穿拖鞋了。娜香把鞋塞进包包,可是在溜索过江的时候(两只鞋的鞋带是绑在一起的)有一只掉出包包了,娜香伸出一只手想去捡,可是够不着,她就伸出两只手去捡。突然,她掉入江中……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一家人知道后都十分伤心,特别是瓦娃,这件事在他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几个月后,索改成了桥,当瓦娃走上桥时,想起了他的姐姐。这时,他想象这和他的姐姐手牵手去上学……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和别人感情,特别是亲情。而且想把自己没有用的学习用具捐给贫困山区。还要学习娜香这种善良、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这个电影让人笑一下又哭一下,不过,我更觉得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我看了一部电影叫走路上学,这部电影非常感人,也非常有趣、好笑,总让吴哭笑不得。感动我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泪珠。
这里讲的是姐姐娜香每天必须溜索上学,因为家里很穷,没办法让弟弟瓦娃上学,但弟弟每天也不闲着,在家里等姐姐放学回家。后来,学校里来了一位深圳的聂老师,老师刚来不久就给每个同学买了一双鞋,瓦娃非常喜欢姐姐的鞋,连睡觉也抱着。第二天,姐姐要去上学时,瓦娃帮姐姐擦脚、穿鞋。后来,聂老师也给了娃娃买了一双鞋。但在娜香溜索回家时,鞋差点掉了。姐姐却为了救鞋而掉进了江里,死了。自从姐姐死了,瓦娃就在也不说话,每天回忆着与姐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看着弟弟瓦娃给姐姐娜香擦脚,穿鞋的场景让我不由的掉下眼泪。这时,我感到很惭愧,一个年龄比我小的小弟弟都愿意给姐姐擦脚、穿鞋,可我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连哥哥姐姐的鞋都不敢碰——嫌太臭,更不用说穿鞋了。这时,我红着脸低下了头。
当娜香死后,瓦娃一直回忆着与姐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亲情。亲情的爱是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代替的。而我与哥哥姐姐们每天打打闹闹的,从没安静过。早上,先起床的人总会吵醒别人,不让人睡个好觉;中午,吃饭前老是说别人挑这挑那的;晚上,睡觉前还会吵谁睡觉姿势最差,谁会打呼噜。总而言之从没停过。
从这部电影中,除了让我懂得什么是亲情以外。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的爱!等我长大了,会挣钱了,那我一定要多献爱给他们,让他们不再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今天,我在小桔灯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走路上学》。看了这部电影后,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寒冬腊月里,怒江边的孩子上学的故事。主人公叫瓦娃,是个七岁的山里的孩子。另一个,是正上三年级的姐姐,叫娜香。有一天,瓦娃的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她待人亲切,看着学校的孩子在寒风凛凛的冬天光着脚,十分心疼,于是为每个孩子买了一双雨鞋。娜香得到了一双雨鞋,但面对弟弟瓦娃羡慕的眼光,给弟弟买了一双雨鞋,但在回家溜索过程中娜香为了保护弟弟的鞋,和鞋子一起掉入江底。知道了姐姐死讯的瓦娃难过极了,回忆着曾经他与娜香那美好的快乐的日子。最后,政府在怒江上修好了桥,那的孩子再也不会提心吊胆地溜索上学,他们能够开开心心去上学,平平安安地回到家。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启发何感触,也让我体会到了娜香和瓦娃只见浓浓的姐弟亲情和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生们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电影中的孩子为了去学校,必须溜索,不仅如此,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的山路。想想我们,学校与家挨在一起,只要走几分钟就到了,但他们跋山涉水,一定很累吧。不说上学,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大,一边十分破旧,另一边则完美如画。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眼下的生活。
看完电影后让我的启发也很大,我觉得我们有这种生活应该感到知足,想想有多少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甚至连书也读不起。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伸出一份援手。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好好珍惜,保护身边美好的景色事物。
今天,我们去烟台市博物馆看了一场《走路上学》的电影。看过之后,我受益匪浅,感动了许久许久。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上学的感人故事……
姐姐很爱弟弟,娜香有好东西都让着弟弟。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妈妈为奶奶煮了两个鸡蛋,奶奶不舍得吃,给了瓦娃,瓦娃也不舍得吃,留给了姐姐,姐姐把蛋分开,把大的一半给了弟弟,自己吃了小的一半,另一个给了奶奶。
娜香从来都没有和瓦娃吵过架,要么是瓦娃退一步,要么是娜香让瓦娃。有一天,姐姐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风车,带给了瓦娃。从此以后,一只在城市孩子看来只是一些不稀罕的彩纸折成的小风车成了姐弟俩最好的玩具。
娜香上学需要溜索到山的那面,娃娃很聪明,但妈妈因为溜索很危险,却不让他上学,他很羡慕姐姐能够上学,每天放学,瓦娃都会去江边接姐姐。从深圳来的聂老师看见孩子们大冬天穿着拖鞋,便一一为他们量好脚的尺寸,去城里定好雨鞋,给每个孩子送到家里。娃娃看见姐姐有雨鞋,便吵着要。姐姐忍痛割爱,送给弟弟。
第二天瓦娃看见姐姐的同学都穿上了新雨鞋,只有姐姐还在穿着那双旧拖鞋,瓦娃跑过去,将鞋子穿在姐姐的脚上。下课了,姐姐将雨鞋脱下来,捧在手上,不舍得穿,准备留给弟弟。
阿妈让娜香去买盐,娜香看见了一双漂亮的鞋子,要买给弟弟,可钱不够,聂老师为弟弟买下了这双鞋,在姐姐溜索过江的时候,她放在布袋里的鞋要掉下去的同时,急忙去捡,这时溜索突然断裂了,娜香也从40多米高的铁锁上掉到江里,再也没有回来……
当瓦娃知道姐姐永远离开他之后,很长时间没有说过一句话。当他要去上学,站到溜索边,看到姐姐生前穿的那只掉落的红雨鞋,大声喊道:“姐!”姐姐爱弟弟,弟弟爱姐姐。这是多么浓厚的姐弟情啊。
六个月后“爱心桥”建成了,瓦娃走在桥上,想起了和姐姐的约定,仿佛姐姐正和他牵着手一起过桥……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对于怒江边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上学的孩子而言,最大的愿望竟然是能够走路上学!竟然是安安全全地从桥上通过大江!
走路上学,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了。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到处是宽阔平坦的公路,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桥梁,从桥上过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上学,是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却就发生在偏远的贫困山区中。之前,我们感受不到因为没桥过江而不能去上学、因为没桥而溜索过江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理解瓦娃的妈妈为什么不让瓦娃上学,无法理解娜香、瓦娃姐弟俩对走路上学是如此地渴望。
这走路上学的约定、这永不消失的姐弟之情、这上学的欲望在我脑海里浮想,我再也不会抱怨爸爸妈妈,没有给我好的生活,同时我也希望,那些偏远的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溜索到对岸上学的孩子们,让他们得到援手。在那条江上,能有更多的“爱心桥”,让他们能排除生命危险,每天快快乐乐地走路上学。
但是,娜香和瓦娃唯一的梦想也是唯一的约定就是建一座桥走路上学,这么简单的梦想谁去帮他们实现呢?看到这里,我恨不得将我所有的衣物,压岁钱都捐出去,去帮助他们。但我知道,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今天,我在小桔灯看了一部电影名叫《走路上学》让我深有感触。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美丽的江边上,讲述了娜香和瓦娃上学溜索的故事,瓦娃溜索上学被聂老师无意抖出,娜香拿着聂老师买的鞋子过江时因鞋子滑落用双手去捡,不小心掉入茫茫大江里。从此,瓦娃沉默寡言不再说话……最后的情节令人为之煽然泪下,情节的一波三折,让我们也随之起伏。
由这个故事我看到了姐弟俩浓浓亲情,娜香将雨鞋让我弟弟,瓦娃总是在放学时在门口接她这份浓浓亲情让我为之震撼,瓦娃的求学欲望和娜香的刻苦勤奋让我不由得深思,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有这么勤奋吗?瓦娃和娜香帮妈妈干活,劈柴,而我们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脾气,还总是顶撞长辈。他们在冬天穿拖鞋上学时,我们正缩在被窝里与“周公下棋”呢!想到这里,我羞愧万分,我们真的比他们好呢?
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我想到了其它上去里的劳动人民和儿童,有些人用泥巴做成了课桌,在桌子上掏个洞做柜子,更有人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就一双棉鞋,谁出门谁穿……我又想到一些有钱人家对外地人的不屑之情。碰到穷人就破口大骂,还吐口痰在别人身上,欺软怕硬,碰到上司就乖得像一条狗,当然也有许多爱心人士为山区的人们捐款,为没钱做手术的人集资。这些人令我们敬佩,他们为世界奉献了爱心,诠释了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世界更加美好!
看完这部电影,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学的人。
在我们的心中,军人有着保家卫国的大爱;老师有着无私奉献的关爱。今天的开学典礼上一部名叫《走路上学》的电影让我明白了,即使是像我们这样平凡的孩子也会有感人至深、永恒的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他们居住在怒江大峡谷,要想过江,必须滑索过去。
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姐姐从滑索上掉下去的那个瞬间。姐姐从江对岸带回一双鞋,是给弟弟穿的,因为她的包太满了,所以在溜索的过程中,给弟弟的鞋子掉下去了,她情急之下伸手去够,就在这时;轮子失去了重心,女孩不幸掉落,陨落于花季。
她为什么要去捡鞋子呢?要是不去捡,她就不会掉下去,不是吗?可是她偏偏这样做了,因为她对弟弟的爱。她穿着新雨鞋,而弟弟只穿着一双旧鞋,看到新鞋,他一定会欣喜若狂。鞋一旦掉下去,弟弟最想要的东西就没有了,他眼神中那满怀的期待将会变成失落!所以,姐姐不顾一切的去捡那双鞋,去挽回弟弟脸上的笑容。
这个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的一瞬间,我想起我的姐姐和妹妹。我们在一起时经常吵的不可开交,但是我们一分开就会彼此非常想念;我们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对方。我应该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亲情、友情!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如果影片中的姐姐没有掉下滑索,他们长大以后,即使人变了,物变了,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永远不变!我相信,世间所有美好的情谊,永远不变!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教育电影,它的名字叫《走路上学》。里面说的是主人公瓦娃和他姐姐娜美,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贫困山区生活。
娜美每天上、下学,都要从湍急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险的。之后,来了一位深圳的自愿者,她是老师,教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同学们在冬天里没有鞋子穿,只有穿拖鞋。老师发现后,将朋友们捐助的第一批货物——鞋子、袜子和书包发给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瓦娃那么羡慕,娜美非常想给瓦娃买一双鞋子,但要元,于是老师送给瓦娃,娜美很开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抓住鞋子,可是滑索松了,娜美掉进河里淹死了……政府为了能让孩子们走路上学,就修了一座桥,实现了瓦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梦想——走路上学。
我觉得:他们很可怜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去上学他们的学校很小没有足球场没有电脑。 而且他们家里也很平困没有电脑没有想我们有美丽的教室又有美丽老师,而我每天5分钟就到学校了。
当瓦娃看到姐姐的同学都穿上老师给的新鞋,而他的姐姐还穿这一双拖鞋的时候,瓦娃给姐姐穿上老师给的新鞋。
瓦娃是多么又爱心,他是那么关心他姐姐,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走路上学》讲的是一对儿渴望上学的姐弟俩,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动。
怒江上没有桥,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就住在江边,姐姐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翻山去上学。来乡村支教的聂老师深知同学们生活艰苦,一年四季穿着拖鞋,就给每个同学和弟弟瓦娃都买了一双鞋。娜香为了抓住送给瓦娃的那双难得的鞋,身体失去了重心,掉下了翻滚的怒江水中撒手人间,家人因失去了“小顶梁柱”悲痛欲绝……
看到了这一幕,我为娜香上学的艰苦在哭泣,她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专车接送,没有家长的无微不至还要保护自己通过那滚滚的怒江。黎明就要起床,翻过崇山峻岭不迟到。她的求学之路无疑是艰难坎坷的,可我们这群城里孩子却不愁吃不愁穿,不用去自己干家务还有各种的不知足,更不需要去费力溜过生锈铁链去上学,我们是幸福的,可她们却是让人辛酸的。
在城里爱心人的捐助下,六个月后一座崭新横跨怒江的大桥已经竣工,瓦娃背着老师送的新书包,在大桥上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欢快地奔跑着,奔向那象征着希望,实现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