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观后感(精选6篇)

个人学习 13 2023-11-01 12:23:48

火种观后感 第1篇

由著名导演苗月执导,实力派演员陈瑾、白威主演的大型史诗性故事片电影《大火种》目前已在全国各大电影院同步上映。陈瑾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姜玉兰,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更是剧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华表奖上,电影《大火种》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被重点推介。陈瑾与电影《大火种》的剧组同胞们一起走上了华表奖的舞台介绍该影片,它紧凑的故事情节和红色正能量的基调定能吸引和感动无数影迷。

《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_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_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实力派演员陈瑾在片中饰演的姜玉兰,是一个不识字、裹小脚的山东妇女,因其夫是党员,使其接触到了《_宣言》这一书,并被丈夫的热血所感染,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这番心路历_实、感人、非常的富有层次。

集金鸡、华表等各大电影节影后殊荣于一身的陈瑾是一位有存在感的演员,她参演的影视作品,不管什么角色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电视剧《渗透》中的女特工于秀凝、《生死血符》中的泼辣村妇胡大脚、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悲剧角色蒋氏等等。最难得的是,她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没有自己的影子,就像变色龙一样,与角色无缝隙融为一体。

火种观后感 第2篇

7月1日,建党95周年之际,党委组织党员观看了《大火种》。时隔一个礼拜,至今,里面的感人画面历历在目,里面的精神品质让我难以忘怀。

电影根据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旧中国的一个小县城,_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_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大火种》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

故事首先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在何方?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摸索,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

于是,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只身一人,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_宣言》,不远万里来到山东农村,从零做起,向农民群众宣讲《_宣言》的真义。被恶势力发现后,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牺牲生命也不犹豫半分。我敬佩她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我也敬佩她敢于和世俗做斗争的意志。当世人都因为遵循世俗,而拖着一双小脚走路都艰难,甚至无法下地的时候,她却坚决反对缠足,甚至离家出走。再次回来时,她那双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让人艳羡的大脚,证明了她是值得的。

男主角刘忠良,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木匠,靠技术吃饭,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但是作为_员的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看到《_宣言》之后,他的使命感就更强了,把农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好生活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带领农民百姓和旧中国恶势力做斗争。直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播下革命的种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的_员和农民百姓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他们从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苟延残喘,到团结一致和他们作斗争,为保护《_宣言》、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革命的种子得以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同时对当下的生活也更知感恩。

火种观后感 第3篇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_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_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_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_宣言》的真义。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_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做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在哪里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仅要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实现五幼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火种观后感 第4篇

“星火燎原——庆祝建党95周年主题电影展”启动仪式今天下午在济南新世纪电影城举行。《大火种》作为影展的开幕影片,是_、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

该片根据作家铁流、徐锦庚荣获2014年度_“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影片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_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_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大火种》全景展现了1926年中文首译首印版《_宣言》在山东农村传播的历程,表现了刘忠良、姜玉兰、刘雨心等普通而伟大的个体,用青春浇筑信仰,用生命托举火种,不忘初衷,迎来光明。

1.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大全

2.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3篇

4.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7.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大全

8.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3篇

9.纪念建党95周年《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3篇

火种观后感 第5篇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

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的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原因在哪里?

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很容易的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而燃烧,而产生力量。

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已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

于是,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所幸,这“火种”并不难得。它们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一本有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好老师的指引,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段神圣纯洁的恋爱,或一些意外的刺激。

这些,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引发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力,使他由静态的等待,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他多年的准备,一旦之间,完全成为事实。

这“火种”可能自动的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的机会,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

看了罗兰的这篇《火种》后,我想这个火种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火种,而是一种力量,一个契机,是一些人成功的必需条件,想引发自己潜力,就得找得到火种,方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儿。

那么这样的“火种”是什么呢?从哪里才能找到呢?我的理解它有可能是任何一件事情,比如一本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一段旅行,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老师的指引,都有可能是你需要的火种,当你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积聚了无限的力量,但或许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你的“火种”,因为无疑它也是一个寻找火种的过程,如果你们还没有相遇,那么就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去寻找,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也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导你成功的人。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只要坚持,不放弃每一次进取的机会,那么当你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相信会遇到激发你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火种,从而给你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你在工作或学习中有突破性的发展与成就。比如,我以前从来不写文章,更不写诗歌,后来因为朋友的鼓励开启了博客,试着涂写一些诗文,文友的鼓励,温馨的留言,悄悄递给的纸条,就像星星点点的火苗,点燃我写作的兴趣和激情。工作也是如此,遇到好的领导,就像干柴遇到火种,也会引发工作的热情,从而事半功倍。

后来,我又在想,其实“火种”有大大小小的很多种,大的可能会激发你最后的成功;那么小的,我们都有遇见,通过我们的思考,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通过学习与交流,提升了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见解;通过对别人的学习,更加完善了自我,那么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小的火种,所以我们更应该坚信,小的火种不断的累积最终会变成大的火种;小的进步与成功不断的继续,最终也会变成大的收获。

火种观后感 第6篇

这个六月是沈浩主演的电影和电视剧集中上映播出的黄金月,特别是今年年初由_山东省委宣传部等摄制的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大火种》19日在京首映,众主创纷纷登场,沈浩在此片中饰演的反一号警察局长胡传山非常出彩,让观众看的恨之入骨,同时沈浩的演技也因此大获肯定,采访中,沈浩讲述他本人之前都是阳光小生形象,为了塑造好角色他特意花了半年时间给自己留胡子,并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反面角色的素材结合自身特点融入角色中。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_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_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当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此片已列入_、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的重点影片。“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张宏森说,“影片的拍摄手法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质感,人物生动朴素、情节张弛有度,具有很好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影响力读后感悟(汇总8篇)
下一篇:灯展观后感(优选3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