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最开始是来哄小孩的,比如迪士尼早期公主系列,在现在看来完全是人物纸片化三观有问题。后来开始掺杂一些心灵鸡汤和人生道理,人物也开始朝丰满的方向发展,比如亲情和友情,比如相信自己,比如善待自然。卖萌和搞笑最开始作为调味品,但是近两年出现了一种几乎全靠卖萌咯吱人笑的动画类别,而道理也就是通过一个正能量的故事那么一笔带过,看了之后除了笑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别的痕迹。小黄人,说的就是你。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妈的主控情绪是悲伤,你爸的主控情绪是愤怒么?哪个片子里不是父慈母爱天下太平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在对你爸不满意的时候花痴当年放手的异国帅哥,你爸脑袋里大部分时候是在开脑洞完全不理解你妈和你说的啥么??哪个片子不是家庭和睦,一个人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死人不算)我就好奇孩子回家问妈妈这段什么意思妈妈怎么回答…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对你说,It's ok to be sad么?敢说不论如何悲伤终有一天会主控你的生活然后你只能拥抱这悲伤么?哪个片子不是欢乐多过悲伤,不管是重新认识亲情友情还是重新认识自己都是正能量满满?哪个片子主人公不管出场多么落魄最后结尾也是逆袭成功?就算没有得到最开始想要的是不是也得到了一个别的然后再论证一番这个别的其实更重要?
所以孩子们还在雀跃欢笑,却看哭了半场的大人。喜悦恋恋不舍的让出了控制权,记忆缓缓退色然后随风飘散,曾经形影不离的幻想朋友融化在黑暗的记忆的深渊中。只有悲伤有感染记忆的能力,因为不管儿时的记忆有多甜蜜,联想到当下内心也总还是有苦涩。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列车,不论我们怎样哭喊,都无力阻止热二律在自己身上残忍的展开。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带着满腔复杂的情绪,挥别童年继续前进。
导演说这是一封写给孩子的情书,我觉得这更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情书:献给所有的孩子,愿他们从未长大。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头脑特工队》,快来跟我一起欣赏一下吧!
故事讲述的是女孩茉莉的大脑中有五个情绪小人,分别是乐乐、忧忧、厌厌、怒怒和怕怕,他们控制着茉莉的各种情绪。乐乐一直希望茉莉永远快乐,所以她不想把任何事情交给忧忧处理,直到有一天,茉莉父母带着茉莉搬家,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大脑总部里,忧忧不小心碰到了核心记忆——茉莉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而乐乐为了抢救核心记忆,和忧忧一起被吸进了管道里,进入了长期记忆区,并开始找回大脑总部的路。途中,她们发现了茉莉小时候的幻想伙伴冰棒,在冰棒的帮助下,乐乐和忧忧得以离开了长期记忆区,搭上思想列车,返回大脑总部。
在乐乐我忧忧离开大脑总部的同时,其他几个小伙伴怒怒、厌厌、怕怕也有了麻烦。代表茉莉大脑中的主题的四个小岛停运了,并一个一个的掉进了遗忘谷——将事情遗忘的地方。没有了乐乐的指挥,厌厌、怒怒和怕怕手忙脚乱,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修复主题小岛,可是一个都没用。接二连三的事故使茉莉失控,甚至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在另一边,乐和冰棒不小心掉进了遗忘谷。他们借助在遗忘谷中茉莉小时候的幻想玩具——靠歌声驱动的彩虹小车逃出了遗忘谷,但是冰棒却被遗忘了。于是乐乐和忧忧接着赶路,及时回到了大脑总部。乐乐回想起忧忧在途中帮助她的各种事,明白了忧忧的好处,再也没有忽略她,而茉莉也调整好了情绪,快乐了起来。
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电影最后,大脑总部的控制台扩建了不少,每个情绪小人都操控着自己的版块,这让我明白了每种情绪都有它的好处,没有一种情绪应该消失。没有快乐,你就不会有情谊;没有悲伤,你就不能品味人生。所以,学会接纳每一种情绪吧,它们对你可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哦!
这是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动画片,讲述了小女孩莱莉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不得不离开她生活了11年的家乡“明尼苏达”,离开了好朋友和冰球队,离开了原本的生活,跟随家人搬到旧金山,她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最吸引人注目的是这部影片采用了心理元素,比如影片中的莱利被“快乐、忧伤、害怕、愤怒、恐惧”这五种情绪所掌控,这五个小人之间发生的事件构成了莱利大脑内情绪的多彩世界。
3年前和儿子一起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感觉到故事有趣。三年后再次观看这部影片,感触很深刻。我不由自主地就把影片与家庭教育联系到了一起。家庭重大事件对莱利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处于11-12岁的莱利正在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情绪上的变化也反映出她的成长变化,矛盾的心理逐步开始展现,莱利渴望被新的老师和同学接纳,但现实的差距又让她总是怀念童年的伙伴;爸爸妈妈工作和生活上遭遇的麻烦也总是困扰着莱利,她被情绪所引导着,大脑中的五个小人控制着一台机器,控制着莱利,直到机器出现了故障,一座座城市岛、家庭岛、冰球岛等倒塌,其实就是莱利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这是一个幻想的故事,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记忆冒险,更是人生成长一段不可磨灭的印记。
情绪对于大人如此,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会被情绪所左右。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情绪都有用处。就像故事中的“忧忧”总是被大家所排挤,认为他一旦控制莱利,就会变得闷闷不乐。事实上最后让莱利重新回归自我的还是忧忧。许多人把忧伤看成是不好的东西,或者是软弱的象征,有的时候当悲伤来临时,孩子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而大人往往故作虚荣,影片中莱利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学校和同学时,班级内鸦雀无声,大家都愿意成为和莱利交朋友。而其他的情绪如“怕怕”让莱利能够躲避危险,“厌厌”让莱利远离中毒,“乐乐”总是想方设法让莱利得到快乐。每一种情绪都不可或缺,他们之间的平衡保障了莱利的健康和平安。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我们要学会适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因为压抑自己的情绪是不利于健康的。快乐不会一直伴随着你,所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时机释放它,才能保证能量的守恒。莱利不喜欢吃花菜,但是在她的记忆力却存储着花菜,尽管是排斥的恐惧的,那也是存在于她的记忆深处。莱利参加冰球队的选拔,比赛中的失利让他放弃了冰球,她很气愤,对于妈妈的劝慰无动于衷,冰球岛倒了,最后还是靠莱利自己重新建立冰球岛。情绪也伴随着失去,莱利的记忆里“冰棒”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他曾经是莱利最好的朋友,他们幻想着一起去月球,但最后冰棒被遗忘,他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个瞬间,但是成长是不可阻越的。所以说一段记忆里不仅仅是愤怒和悲伤,还有快乐,这就是成长!
尽管情绪控制一个人的言行,但是它并不是最后的定夺者,说到底,控制权和发言权还是自己,是自己在为自己做决定,你的情绪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让情绪控制自己。有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别人,就像莱利在餐桌上和爸爸争吵,爸爸因工作和生活情绪变得急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可爱乖巧的莱利会对爸爸发脾气,会推桌子瞪眼,所以情绪也是会被影响的,由一个人影响到一家人。
影片结束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你的情绪其实就是你自己,不管喜欢与否,它都将赋予你多彩的人生。让我们以客观的心态拥抱每一种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莱莉从出生到慢慢长大,脑海中的五种情绪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一直在调配着茉莉的日常生活,后来因为父亲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只得和熟悉的中西部生活说再见。然而搬来旧金山,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混乱渐渐在心里滋生。
感受每一种情绪的存在
情绪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脑海中出现,随着我们的接触的人,事,貌似每种情绪都会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地出现,茉莉小时候,基本都是快乐的回忆。可是搬过家之后,让她从熟悉的环境中一下子切换了出来,可茉莉却一下子没有适应过来。这时候,做父母的也没有感知到茉莉的恐惧与悲伤,恐惧与悲伤积累多了变成了愤怒,最后她开始厌恶父母。儿时的那些梦想、快乐记忆一下子都消失了。如果茉莉可以感受到这些情绪,并和爸爸妈妈表达。最后她也不会想离家出走。愤怒与厌恶达到极点的时候,人可以做出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而我们将情绪转为忧伤,去抒发出来,这时候反而让我们平静下来。所以,要适时表达自己的忧伤,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不要忽视任何积累快乐的经历
每个人慢慢地长大,所有的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都会形成记忆球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所以,会有很多人长大了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对生活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这其实和小时候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经历充满了快乐,遇到悲伤的时候,也能够慢慢抹平。这个孩子长大后会快乐阳光很多。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每一个情绪产生的原因,让孩子们正视这些情绪。这样,他(她)长大后遇到任何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就都能够驾驭喽!
所以,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要做情绪的主人。
一部不反派、没进级打怪,仍旧多线索叙事,让《脑子间谍队》酿成了一部斗胆勇敢有创意的动画。靠着够萌够甜够抒怀,各类文娱元素层见叠出,分切多视角的叙事臻入化境,竟然能制造出炫丽过瘾的贪吃盛宴,放眼举世生怕只需“迪士尼+皮克斯”能做到了。况且本片主题竟然是笑中带泪、无惧消极的璀璨回首,注释出细致的真情实感,蕴涵着人生哲理与深思,叫我不能不感受团队的感悟过高了。
康乐、无畏、讨厌、消极、气忿五种差异豪情,作为环节人物浮现正在片里,自身即是创意不凡。一边是“高黑美”乐乐与“矮矬肥”忧忧,正在脑子世界拿着影象球,费全心思想返回总部,另外一边奼女莱莉跟着举家搬家、情况变差,有愤世忌俗的倾向,想离家出奔,尚有三位豪情正在小本营拾掇开局,外加一小堆人生影象片断交织,这么多线索融进《脑子》,该片叙说竟然有条稳定,而且放弃着跌宕放诞起伏、挂念重重,为不雅观众浮现了一场五味俱全的豪情风暴,都足见编导对于脚本与镜头的控制力,可谓至臻完美。
彼特·道格特因为是《怪物公司》编导,正在《飞屋》秉持了自身两重拍档的人物模式。从“小眼仔”与“毛怪”思绪,衍生出“乐乐”与“忧忧”,愚笨四眼、懒散贪睡、少言寡语的.忧忧,时刻反渲染乐乐的机灵胆小、甜蜜动听、兴奋话痨。但身为脑子豪情的主控官,她仅想去让奼女莱莉高欢娱兴,是以对于忧忧老是冷眼相待,却没有懂忧忧口中那句“啜泣也是减压一种体式格局”,也是编导对于人类豪情的推翻式深思。终极,乐乐用袋子装满“复制帅哥”,破天荒搭建出了硕大的阶梯,想耍杂技“堆人”一样翻越过来,奋力拉住忧忧返回主基地,迪士尼传统卡通片中神怪精髓,尚有编导逆袭小我决心,完全被施展患上极尽描摹。
同样是“爱可以挽回一切”,同样是排山倒海的冒险奇遇,同样是二位性情不同西崽翁,《脑子》显着要比梦工厂至心巨制《猖狂外星人》超过跨过一筹,缘于编导对于清淡生产微小处的捕获。正在脑子的形象空间内,三人被扭曲变形为两维动画碎片,尚有形象派的外型,都是很复旧、颇有趣、颇有创意。小象开初是一个乐天派高人,犹如啥都清楚,啥都乐不雅观面临,却正在最黝黑绝境的忘掉深渊,用捐躯摒弃了自身性命,悲壮地叫副角驾驶年夜车冲进来,则有种触动魂魄深度,催人泪下的力气,叫人正在消极中连续直面尔后。
形象空间、认识牢狱、忘掉深渊等如许教科书都讲没有清楚的器械,竟然给活龙活现的展示正在不雅观众面前,至关叫人赞不绝口。看着乐乐正在控制台溜冰,镜头切换到奼女莱莉正在房内溜冰,那种温暖暖心的画面,彻底跟实践生产大相径庭,瞬时让人想沉溺其内。那堆数目单一的影象球,时而闪出或者欢喜、或者忧伤、或者气忿的影象片断,有些片断稀释大都人的生长阅历的点滴,由于脚本与镜头先后铺垫的严谨尽心,妥善时刻气象交融,迎刃而解进行催泪人不由想赞叹与敬佩这些优良细节。
不任何淫秽恶俗桥段,羡慕于温情悲剧卡通,炫丽视听无以复加,各类戏剧抵触简朴,却尽可能笑泪俱全,叫不雅观众备感惊喜,进而老小皆益,一直是皮克斯作品宝物。从《玩具》到《飞屋》,再从《玩具3》到《怪物小学》等_超等IP_续集诞生,已经被质疑再难原创肉体的皮克斯团队,终于用《脑子》《恐龙当家》交出一份密切快意的答卷。《脑子》中“霸气女总裁”乐乐,目击小象捐躯豪举,悟出“人生应无惧忧虑”真理,于是让出自身职位地方给忧忧,让奼女痛爽脆快地哭了一回,从而轻松封闭莱莉的心灵桎梏,抵达了不雅观影共识点。魂魄深处璀璨影象是笑泪穿插?真不克不及漠视皮克斯这群才调横溢的可怕高手。
一直以来,很喜欢迪士尼的电影,童真、温馨、有趣、励志,或许是它表达的意思足够简单明确,而我正好对简单的东西比较有兴趣,每看完一部,总是会有很多启发。
昨天正好翻到皮克斯出品的《头脑特工队》,最开始看还觉得有些幼稚,但是后来却被感动了。
人的喜怒哀乐形成了人的生活,家庭城堡,友谊城堡,爱好城堡,淘气城堡。人还有抽象思维,幻想世界,梦境影片世界。人的大脑里存储着一个人的经历,快乐或者忧伤,一些是核心记忆,一些事慢慢不愿意回忆就会被遗忘删除。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家庭幸福,有朋友相伴,爱好冰球运动,不爱西兰花。她的大脑有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她们主导着莱莉的情绪。
小时候的莱莉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的,所以大脑里存储了很多快乐的记忆球,乐乐也是第一个存在于她大脑里的人格。慢慢长大一些后,莱莉有了更多的情绪,喜欢和厌恶,忧愁,对一些事物的警惕。大脑变得复杂起来。
一直以来,大伙儿都对忧忧保持警惕,她总会把事情搞砸,所以不让她操作大脑。但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忧忧开始失去了控制……大脑不直觉的唤醒一些记忆,导致故障。
忧忧和乐乐被带到别的地方,远离大脑控制中心。她们慢慢寻找回到大脑中心的路,其间主人公莱莉在失去忧忧和乐乐时候,大脑中心由厌厌、怒怒和怕怕掌管,主人公有些情绪失控,就像失去理智时候的我们。
忧忧和乐乐遇见了冰棒,冰棒是莱莉的抽象世界,他们还遇到了莱莉幻想的男友。乐乐一心想要回去带给莱莉快乐,但是却总是搞砸。
当乐乐和冰棒掉落在山底的时候,乐乐望着周围被遗弃的快乐记忆哭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解开莱莉心结的是忧忧!悲伤不会把别人吓跑;正相反,人们在感觉到他人的悲伤时会伸出援手。当莱莉悲伤的时候,才敞开了心扉,也获得了亲情和友情,大家也因此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乐乐和冰棒在记忆遗忘区找到了魔法车,冰棒牺牲自己让乐乐回到了上面。这一幕真的泪目。
当忧忧和乐乐重回大脑时,乐乐主动让忧忧操作,莱莉也重新找回了那个快乐的自己。
影片最后的彩蛋是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事情的时候,人做出的反应,以及大脑内部的乐乐、忧忧、厌厌、怕怕、怒怒的反应;当狗狗在街上遇到好吃的东西,本能行为就是追,狗狗的大脑情绪也是很亢奋的状态;猫猫为何总做出一些鬼畜的动作,那是因为它脑内情绪导致……是很爆笑了。
成人和现实的世界总是多了势利和冷漠,所以需要童话来调和。在童话的世界里,总是温馨美好的,所以大脑告诉我喜欢安徒生、喜欢迪士尼,说不定还有喜欢cosplay的城堡呢!
最后想说的事,无论你现在快乐还是忧愁,你并不孤单,因为你大脑的情绪始终在前线为你排忧解难,他们始终陪着你成长,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这个动画片今年实在不能说不是为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因为他和以往的动画片实在是太不一样了,没有反派,然而确充满了创意。
它最不可思议的是,让许多成年观众在影院里默默留下了温热的眼泪。没错,在此之前任谁也料不到,已过而立之年的自己,竟然会被一部动画片给看哭了。可是《头脑特工队》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能够冲击到观众的内心深处。以往的动画片,要么炫耀超凡的电脑技术,要么营造梦幻的童话世界,要么展现奇异的冒险旅程,从未探寻过如本片般深刻的主题。它令之前所有曾被赞誉的动画佳片都变成了表面文章,因为《头脑特工队》这次是从根上去讲人的成长。
从一点一滴到最后长大,动画片用最温情的细节打动了每一个人。
最喜欢关于sad的定位,真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欢乐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有的时候,眼泪是最好的解药,哭过了,有人会同情,有人会理解。
我也许不会记住每一次陪我笑过的人,但是,那些陪我一起哭过的人,却会永远的在我心里。
仔细想一想,自己每次去看电影,要么是科技大片,要么是悬疑、文艺片,却几乎没在电影院里看过动画片。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看动画片有点不符合年龄阶段吧。然而国庆假期里,好朋友极力推荐看一部叫《头脑特工队》的动画片,说是在戛纳电影节上有放映,她也期待已久。抱着找找童真的想法,我跟她看了这部电影,却没有想到自己被它感动,懂得了重要的道理。
电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1岁的女孩莱利。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从小对她关爱有加,让她拥有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大脑里有个“总部”,由五个性格鲜明的小人掌管,分别是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从名字就能知道,这五个小人有着不同的个性与任务。乐乐主要负责随时发现生活的乐趣,让莱利保持好心情;厌厌是控制莱利的口味和品位这方面的,就算小到花椰菜也不愿轻易妥协;怒怒是个急性子,一不顺心就随时发火;怕怕相当于是安全负责人了,他总能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隐藏的危险。而忧忧,却被大家所“嫌弃”,认为她让莱利伤心,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每天结束后,他们共同把莱利的记忆球进行处理:剔除伤心难过的记忆,留下美好的。这其实算是一种写作中的象征手法吧,五个小人象征着平时大脑里控制我们情绪的神经,他们各司其职,使得我们对不同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平静的生活因为莱利爸爸的工作原因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明尼苏达到旧金山,一家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莱利没有迎来憧憬的梦幻公主屋,而是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在学校里难以适应,对冰球的热爱被冲淡;昔日的好朋友结识了新朋友,自己却受到冷落……而这时因为一次意外,乐乐、忧忧离开了“总部”,于是控制莱利情绪的只剩厌厌、怒怒和怕怕,情况变得越发不可收拾:莱利记忆中的家庭岛、诚实岛、友谊岛等相继崩塌。与此同时,乐乐与忧忧想尽一切办法回到“总部”。过程的艰难可想而知:原本她俩打算走长长的小道,但因为岛的崩塌而放弃;想到坐火车回去,因为莱利睡着后火车停运;最后她们与莱利的儿时想象中的角色Bingbong通过努力,回到了“总部”。当我看到她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即使失败也不辞劳苦,心里不免受到触动。想起自己之前参加各种社团的面试被刷下来,不想被人察觉内心的难过,只能在角落悄悄抹眼泪,但擦干眼泪后由重新振作,只为兑现自己在大学参加社团的承诺。即使遇到一次次的打击也不退缩,仍然擦干眼泪向前,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影片中关于忧忧的几幕让我印象深刻:当她因为不小心碰到记忆球时,被乐乐规定站在一个圆圈里不四处走动;Bingbong想出办法不能奏效而心情低落,她陪伴在身边静静聆听;回到“总部”后大家让忧忧头一次操控情绪处理器,使得莱利在家人前哭泣,倾诉内心想法,得到安慰。这些都让我对忧忧,也就是忧伤情绪改变了看法。在大多数人看来,忧伤可能是诗人们的无病呻吟,弱者的家常便饭,逃避努力的借口。但是,谁能保证自己在生活中不会遇到挫折呢?又有谁能轻松避免其中的苦涩与艰辛?这时候我们要允许自己忧伤,允许自己哭泣,发泄情感,好让自己绷紧的弦稍微放缓,适当减轻压力。就像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歌词所说“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惊得那么狼狈/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痛苦一会”。其实不只是男人,生活中我们习惯性地展现自己坚强的一面,但有时也需要展现真实的自我,哪怕是恐惧,哪怕是忧伤。
最后五个小人继续在大脑“总部”操控莱利的情绪,莱利大脑里的家庭岛、友谊岛等等得以重建,还增添了其他新的有趣的小岛。快乐的她健康地成长着。同时看到影片里其他角色的大脑里同样有五个“自己”在控制,欢乐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是的,每个人都需要由不同的情绪所控制,它们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种不同的情绪在同一个人身上表露,就像是不同的化学试剂混合在一起,产生奇妙的反应。正是这各异的情绪才有了情感丰富的真实自我,才有独特多彩而又完整的人生。所以说,少了你们,人生怎能完整?
《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这个成长更是我们在这个故事后对自己的全新的认识。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的存在。
我们总希望正面的情绪能抵抗负面的情绪,社会一直让我们做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些悲伤,有时我们遇到什么坎坷,即使你看无数遍搞笑的电影也不会开心,反而大笑一场可以让我们满血复活,重新再战!就里面的有一句话:“正是这些五彩缤纷的小岛,才成就了现在的莱莉”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每一个小情绪,害怕让我们小心翼翼的驶着小船在海面上行驶,厌厌让我们有自己的个性,不随便跟风,怒怒让我们再收到外界刺激从而保护自己,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正视,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还记得除了莱莉的脑袋里有小人还有很多人,正说明了一句话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是像乐乐那样开朗活泼,所以这样我们才要正确看待自己。
其二:成长伴随着失去。
我们在这些即没了童年又没有成年的感觉,也许现在有人跟失去乐乐的莱莉,变成暴躁,敏感,多疑,叛逆……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失去纯粹的记忆球,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个性之岛,但最后还是有了各种各样的个性之岛。
到了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正视自己,正因为有了这些性格,我们的人生才能这么有意义……
不过本片没有续集,但我们可以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