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边加油站》以一座加油站、两代站长、一次工作上的新老交接为线索,为我们演绎了加油站经理王重庆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十年如一日,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与当地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并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民族情的感人故事。
王重庆,从身份上来说,是一个老人,是一个加油站的退休站长,但从心灵上来说,他有着年轻人的火热与活力。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调解纠纷,帮忙捎带东西,时常探望孤寡老人;他坚定正直,不接受叶尔兰的感谢金;他恪尽职守,纵使年老,也不愿轻易放下肩膀上的责任,天边加油站就是他的另一个家。如果说古丽娅是“天山上的白天鹅”,那他则是天山上生长的“美丽雪莲”。而接替老站长的秦孝男,则是对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从刚开始的一番热血,充满希望,到繁华与荒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也曾试图放弃,但内心的愧疚感与怯弱让他感到羞耻。最终他选择了回到岗位,认真接替王重庆的岗位,最终,也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从老站长的身上我看到了守初心,担使命,脚踏实地稳向前。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同影片中的“秦孝男”一样,在入职初期,存在着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够、业务水平不足等问题,但我始终热爱自己的企业,始终铭记作为一名“中煤人”的初心和使命。几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帮助下,以及自己利用闲余时间的努力学习下;我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大幅提升,在工作中向领导及时汇报,准确实时的解决问题,与同事们积极沟通努力高效完成核算任务,在实践中也养成了对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会用我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高度饱满的工作热忱去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重奉献,轻回报,细致服务暖人心。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工作在基层一线,却从来无怨无悔,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向我们诠释了工作中“最美好的样子”;他们任劳任怨,却从来不计较得失,大家的认可就是对他们工作最高的评价。他们就像冰天雪地里的一把温暖的火焰,就像乌黑夜色里的指路明灯,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照耀着前行的路。他们是伟大的,同样也是普通的。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伟大的普通人,才构成了我们这个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大家庭。
千帆过尽,唯有不忘初心;历尽世事,唯有不畏前行。诗人汪国真说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虽然暂时还无法像电影中“王站长”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心怀全局,默默地发光发热,永远地坚守自己的本心。
一位普普通通的一线加油站的职工,一代石油人坚持不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的石油精神的传承。《天边加油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他们平凡而又坚持数年的信仰,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观看了影片《天边的加油站》,王重庆站长对平凡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我深深折服。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与当地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这正是新时代石油人需要代代相传的精神。为了使哈萨克村民的日常交通生活能得到保障,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放弃与家人的陪伴,他把半辈子都扔在了天山脚下。这二十年,他心里装的,不仅仅是工作,还有每家每户村民的家事,困难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谊。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他和千千万万奋战在施工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和美好,投身到为千家万户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他的精神,也影响了秦孝男,一个九零后的石油人,从最初的逃避、害怕到后来的坚韧、有担当,石油人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的精神得以传承。
“在我们天边加油站,是在给命加油”、“让祖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呵护生命的血液”,我们的企业,不仅仅只为盈利而生存,更有着为国家、为人民无私付出的担当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中东战争炮灰中,还是在塔里木沙漠无人区,无论是在纵横交错的城市大道中,还是在人迹罕至的乡野旁,都有我们石油人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身影。我们的同事们,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夜以继日的重复着提抢、歪腰、盘胶管的动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抱怨,有的是坚守,有的是担当。“爱不是索取,而是相互给予”,老石油人的精神,感召着秦孝男,感召着我,感召着无数加入我们石油战线的年轻人。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从刚开始参加工作对工作的迷茫,对日复一日枯燥劳动的抵触,到为踏实奋斗的前辈们的身影感动,对公司油然而生的归属感,一步步,成长为了一个有担当的石油人。
“天边的加油站”,距离我们那么远,又仿佛就在眼前,那么亲切。影片中两代石油人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企业的爱的延续,必将进一步激发全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建设石油化工强国新征途上阔步前进。
王重庆一个在天边加油站奋战了20年的老员工,就是每个六建老员工的写照,都是在各个项目部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工作,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秦孝男就是六建新分大学生的写照,每个人来这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为了来学习技能,有的人和孝男一样为了混日子...但我们都有很多同样的特点,我们对新事物感兴趣,遇到什么都爱问一问,我们喜欢挑战,就像秦孝男的那句台词“我也要去救人,我要熟悉各种突发情况”;我们也有创造力,就像电影的末尾,孝男给王重庆一家带来的`那一份惊喜;与此同时,我们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期待美好的青春能有一人作伴。电影里109户的村民就是与六建息息相关的各类人物的设定,六建一直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六建所在建的乙烷制乙烯、长输管线战场、LNG储罐等项目为全国各地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源,保障着大家正常的生活。
中石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带着不一样的理解而来,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真正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我们不是不想家,而是比起回家,有更任重而道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