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最近的票房公布了,远不及我们自己的动画片的票房,这没什么奇怪的,看完之后我也有些失望,失望的原因无外乎套路与以前一样,没有太多的改变,但大片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现将观后感写下来:
1、随着飞机的发明,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子了,相信未来随着更先进的飞行器的发明,银河系也可以成为银河村。
2、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人的想象力也是无穷的。
3、不要小看任何人,一个捡垃圾的女孩就可以拯救一个星球。
4、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5、世界需要和平,银河系更需要和平,和平不仅是全人类的希望,更是银河系的希望。
6、虽然不同星系的人长的不一样,但本性都差不多,哪个星系都有告密者。
7、摧毁一个世界比建设一个世界容易的多。
8、人在地球上实在太渺小了,如果在银河系更加渺不可及;但人类创造的先进技术却将传承下去。
9、人类生存的时间如此短暂,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需快乐度过每一天,善于忘却烦恼,珍惜每一天。
10、从气势的恢弘到内容的丰富上,远不如《阿凡达》,如果看过《阿凡达》再看《星球大战》,难免会失望。
刚考完试就特别兴奋地和朋友去看新出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我是蛮期待的,星球大战系列我追了几部。而这次的侠盗一号不仅宣传已久,更有中国演员甄子丹和姜文的加入。
电影是3D的,显得更为真实。 影片主要讲述了义军计划在死星建成之前盗走设计图,企图推翻帝国的故事。琴的父亲和机器人K-2SO为了阻止死星建成,牺牲了自己。盖伦也放弃了狙击琴的父亲的机会。
电影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甄子丹演的奇鲁特。他是一个盲人,但武艺十分高强,他为义军作了很大的带头作用。他可以仅凭耳朵听到的声音,打倒十几个机器人,又或是直接拿起枪扫射机器人,竟也十分准,他的出场是在街头,也很戏剧性。
另一位中国演员姜文让我很惊喜,以前一直都看他导演的电影,没想到这次自己亲自上阵。姜文演的贝兹蓬头垢面,高大粗犷,一双眼睛利得像鹰。贝兹偶尔说出的话也是智慧又幽默,剧中沉重的气氛为之活跃了不少。
和往年好莱坞的大片一样,这次也有机器人。机器人K-2SO对琴的帮助很大,它骗过了其他的机器人,帮琴争取时间。可它的结局很可惜,它在配合义军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只身前往敌人的老巢,最后的爆破声响彻云霄,震撼了我。
“愿原力与我们同在。”义军常这样说。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一种祈祷,还是一种信念。
说老实话,对最新热映的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有点噶门相(沪语,译为不是特别感兴趣),之所以选择观摩,只因从众心理在作怪,似乎别人都在关注,我不关注的话就有点OUT了。 之前的《星球大战》系列我都没有看过,因为做学生的时候忙功课、忙学习,又没经济能力,电影票对没有经济收入的穷学生来说确实是有点小贵的,不好意思伸手问工薪族爸妈要钱看电影;刚工作那会儿忙着做事、赚钱(能力有限,赚不了多少钱)、为家里的建设出钱出力,所以觉得看电影是有点奢侈的;等到自己岁数一大把了,觉得人还是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活,只要不违法乱纪,想干嘛就干嘛呗,否则活了一辈子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没啥意思的。于是我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喜欢写作那就写呗;喜欢广播那就广播呗;喜欢拍照那就拍照呗;喜欢摄像那就摄像呗;喜欢看电影那就看电影呗&&因为只有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我才觉得活得很开心、很有意思。
喜欢看电影,并且喜欢看喜剧类的、文艺类的、推理类的电影,只要是好电影,不限中国外国,原版的最好,原汁原味。
本次观摩《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看下来的感觉是不好也不坏。因为由于这部影片之前的系列都错过了,所以这次观摩时有些内容衔接不上,当然整体故事还算完整,并没有神马特别要动脑筋转转弯的部分,即使一时衔接不上,看着看着也就顺了;并且这又是一部花巨资打造的3D电影,砸了那么多钱下去,要说差么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这样的电影就纯粹是感官刺激,视听饕餮盛宴,根本不用动啥脑子的,跟着看看打打杀杀的热闹、战争的火爆场面以及看人咋样玩弄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庞大的机器,仅此而已,要说情感纠葛,几乎没有,有也只是转瞬即逝的一刹那,似乎美国人都是战争机器,没感情的。
此外,那个电影里的美国女人强壮得不得了,样样搞的定似的,长得漂亮不说,既能修理机器,又能玩弄机器,还能与外星人拼体力,甚至能与男人厮杀对决竟然把个老爷们也打败了,这样的比男人还爷们的巾帼女英雄也只有在电影里才能找得到,她把男人的饭碗都抢了,若是天底下都是这样的美颜女汉纸,那男人在这个星球就待不下去了,也只好到外星球谋生存了,可能伐?笑话!就是一个一吹就破的彩色肥皂泡,这个世界还是男权社会,女英雄是男人们假象和赋予的,这样的电影一看就知道是男人执导拍摄的,没有感情色彩,纯粹跟一堆机器较劲儿。这是一个小女子观影后的真实感受。 噶门相额电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关注的本意在于紧跟时代步伐,不要被OUT了,但是若是再有续集,我不盲目投钱了,人家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买了一堆鸡肋,太不划算了,没有下次了。以后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类型,可能我真的OUT了。
2019年即将进入尾声,内地电影市场也是热闹非凡。被誉为星战传奇史诗终章的星战9终于上映了,然而该片上映首日,就以豆瓣分开局,主要问题出在哪?
首先,最主要的问题是主线不清晰。小波其实也在第一时间进入电影院,但是在前半部分看得也是一头雾水。总体上感觉只是主角们一个星球一个星球的旅行而已。
第二,就是反派太过于脸谱化。这一部的反派有种无中生有的感觉。本来早已经逝去的皇帝,突然就复活了,而帝国舰队也莫名其妙地就崛起了,完全是为了冲突而制造冲突。
第三,给原反派的洗白过于明显。可能是由于上映了之后,这一个角色人气大增。因此就给他安排了洗白的剧情。
最后,就是科幻片成了魔幻片。这一点尤其在片尾很能够体现。主角居然靠召唤出闪电,成功击败对手,雷神的既视感满满。
新系列终章,反抗军与西斯帝国的故事将告一段落。
作为一部续集的续集,又一个星战系列的终章,它包含了很多的情感,情怀元素也很多。但如果说一部电影充满情怀就是下作的套路,那不会有成功的科幻续集。而且所有系列电影都有这样的“情怀”,它不可能不用旧人旧事旧物去引导故事,电影有多少得积累,有多少的历史痕迹,它就会有相应的情感在。影迷对电影的着迷,是电影系列的魅力,这种吸引力也成为了星战文化。
但星战文化的根基在国内就是不够扎实,而很多人是不理解,人云亦云。
《星战9》集中了很多元素,也创新了很多桥段,视觉更加地宏大。故事要终于此章,所有的伏笔,旧人旧事,都有了下文。电影情感其实不算开放,比较内敛,情感释放地较为内在。Rey更加地成熟,黛西的演技也终于比较自然。曲终人散,天行者的崛起既是此前故事的结束,却也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崛起。电影也好,现实也好,都是来来往往,结束也是开始。
今天,我观看了美国大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一听名字就想看看。
在一阵激昂的音乐声中,影片开始了。先是一群“暴风兵”对一个星球进行了狂轰乱炸。为了逃避“暴风兵”的攻击,机器人BB8千里迢迢遇见了一位好心的拾荒者。可因为BB8身上带有重要文件,被一群“流浪汉”盯住了。拾荒者与“流浪汉”大战一番。不得不说,她的功夫真牛。
接下来,本影片最引人注目的时刻到了。拾荒者BB8以及一位在与流浪汉打斗中结识的“非洲黑人”,他们几个误登上了“千年隼号”飞船。与船长汉.索罗一起,成功摧毁了反派的秘密武器——“死星”。
当然,摧毁“死星”的时候,武士与绝地武士进行了一场战斗。
直觉眼前一花,红光与蓝光焕发出异彩。“咔嚓!”突然,绝地武士一个“闷雷劈”,“黑武士”的光剑被打落倒地,只留下满地的血迹。
这部电影不但告诉我们做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还给了我们一个无论从听觉、视觉而言的大餐。这部电影真好看!
在《星战》新三部曲重新掀起风暴的今昔,时至三部曲收尾,如何令这个系列得到圆满的终结,也成为最大的挑战。这份重任最终交到JJ手里,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手重启了这个系列,也势必由他再为其画上一个句号。
新版《星战》三部曲在剧情上不仅刻意致敬(模仿)老版,甚至照搬一些大框架,比如机器人流落沙漠遇上主角、仿制黑武士是天行者卢克之父来炮制凯洛伦成为新一代大反派,又或是蕾伊寻访绝地大师修炼原力的过程等等。本该大骂投机取巧,但在关联起宿命论后,所有的一切都被倒置,才产生真正的解读趣味。
新系列最大的贡献,在于设计出凯伦·洛这个复杂多变的角色,他是莱娅公主和汉·索罗之子,却走向抵抗军的对立面,效忠于第一秩序。在前两部中,他看似是真正的反派,却又始终对互相共鸣、感应的主角蕾伊难下杀手,他饱受亲情与立场的折磨,同时又对二元双生的蕾伊有着特殊的情愫,遂成煎熬。好似古希腊悲剧英雄,这一角色的复杂性,是以往《星战》历史上未曾拥有的,他不似阿纳金或卢克,仅承受着伦理相残的苦痛,更因为他同时存在着自身身份的归属疑惑,敌友难分的暧昧处境,甚至晦涩不堪的恋母情结。正是他身上的复杂性,令其具备了迷人的角色特质。
凯伦·洛先是在《原力觉醒》中弑父,继而在《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弑师,完成对老一代父辈的消灭,每每承受煎熬,却也足够丧心病狂来支撑其在关键时刻痛下杀手,他身上的正邪在前两集中持续处于摇摆状态,但真正令其立场天平停摆的转折,正是最终话里母亲莱娅的“牺牲”,这使他在与蕾伊的战斗中怅然若失,从而被迅速攻破罩门。凯伦·洛的被“降伏”,暗示恋母情结的内在驱动,父辈完不成的任务,终究要交给母胎来以血救赎,蕾伊从卢克处得到的光剑(来自莱娅公主)即是明证,唯有重新拿起母亲的光剑,才能够重获新生。但JJ是圆滑的,他在凯伦·洛痛失爱母之后立马给出与亡父对话的剧情衔接,以此来自我掩饰。但到了帝国陷落的结尾,却也只能忠于自我,凯伦·洛的消逝,伴随着母亲遗体的同步消失,再也无法骗人。
《星战》的世界观从不存在永恒的善与恶,天之骄子如阿纳金,也会因一念之差变成邪恶至尊黑武士,更妄提走向黑暗的凯洛·伦;《星战》的人生观亦从不存在永恒的信念与疑念,天行者卢克也曾迷失自我,隐居世外郁郁寡欢。脱胎自日本武士道的“原力”,其实就是一种悟道,老一代的泯灭换来新一代的成长,蕾伊手中的两把光剑,寄托凝聚了所有绝地武士们的力量,令她在最后关头参透原力,因此无论她此前是否被吸干功力(走至绝境,陷入疑念),都有逆转胜负(重拾信心)的机会。
我始终喜欢JJ的原因,正是他虽然身处好莱坞法则的最中央,却总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在公式中寻找个性,那是他胜过斯皮尔伯格的地方。《星战》新系列在这样的理念加持下被回归到家庭母题——声势浩大的宇宙战争,其实只是几个家庭的悲剧。帕尔帕廷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让孙女世袭王位;主角们要么身处破碎的家庭,要么是自我身份不明,蕾伊费尽一切找到自己的真正身份,却被迫在继承帕尔帕廷皇位的时候重新审视自我——这无非是身份认同的问题。所以蕾伊几次被问及姓氏,从自认无姓到最终跟随内心,以“天行者”为自身姓氏,意味着只有摒弃过去,才能重新拾起新的生命。这也是为何电影最后要借兰多之口,对那些像蕾伊一样身份不明者说出“我们以后会慢慢找出你们的真正身世”(大意如此)的谆谆之言,意思即是:以往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有了个“家”。
新三部曲另一个紧跟时代的地方,在于它反复强调个人力量的觉醒,接下来才轮到宿命轮回的不可抗力,女性觉醒被赋予新时代精神,英雄们的光剑救不了自己,唯有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带有原罪的身份决裂,归顺到正义的一方,蕾伊才真正获得驱动光剑的强大力量。贯彻《天行者崛起》的,其实始终是收服和策反,凯洛·伦自身也无法搞清自己的真正企图,在迷失中最终被驯服,归顺到反叛军阵营,他与蕾伊是一朵并蒂莲双生花,宿命二元双生,合二为一的力量能战胜一切,却皆得依附宿主才可得以生存(蕾伊以消灭帕尔帕廷为目的,凯洛·伦则以替帕尔帕廷策反蕾伊为己任),因此当宿主(邪恶)消失,必然走向一方消逝一方存活的下场。蕾伊为凯洛·伦疗伤,同时净化他的心灵,尔后当蕾伊透支休克,又再次由后者为其灌注生命,两次生命力的传递,两个人都完成相互的救赎。
诚然,新《星战》三部曲存在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台词创作上的懒惰,危急关头纠缠于儿女私情,总要有人喊一句“we have to go... ”,正如《阿凡达》中女主救完男主后的那句“I need your help !”让人不禁感慨,那么多年来,好莱坞特效一直在进步,台词的功力却始终原地踏步。其次是力量的展示,徐浩峰就曾批判武侠片中“气”或是“内功”,涉及力量对峙的外化,总是变成再老套不过的光波对决(亦可参考《哪吒之魔童降世》)。但无法否认的是,JJ的新三部曲带领《星战》系列走向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出路,对内在家庭逻辑的怀疑所产生的自反性,是成功突破卢卡斯三部曲、打破权威的关键所在。他就像电影中的凯洛·伦,先要弑尽前辈,方可踏破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