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读后感高中1200字(通用8篇)
23
2023 / 11 / 23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叫《狼图腾》的书。讲述了两个知青到内蒙古养了一条狼的故事,一个人叫陈阵,另一个叫杨克,都是北京来的。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狼的知识以及它有时比人还聪明的大脑,还有它的组织能力,都令我敬佩。我最欣赏的就是狼的组织能力,比方说一群羊的四周全是围墙,狼靠单只的能力是不可能偷袭到羊群的,狼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狼王就会组织狼群一个踩着一个的背,用叠罗汉的方法穿过围墙,去偷羊吃。
狼的智商真是高!还有是最能体现出狼的集体意识和组织能力的,就是狼的窝,连人都进不去,但狼却进得去,狼还是用叠罗汉的方式一个一个跳到窝里。这就是内蒙古里的草原狼!
被蒙古人誉为神的狼图腾!看来我们都看错狼了,什么恶狼,傻狼,狼心狗肺。都是对狼不正确的认识。其实,狼也有善良的一面,比方说,狼还收养人的弃婴呢。这本书我越看越入迷,看完书后,我还去看了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狼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如果你也想了解狼的话,我建议你看这本书,再去电影院一睹为快,你会收获许多新的知识。
不知不觉间,我又沉侵在《狼图腾》这本书中,我佛仿来到了蒙古,来到了草原,与凶猛的灰狼斗智斗勇。当我的灵魂从那一望无际的额仑草原飘回家时,太阳拖着最后一缕光芒,翻过了山头。
如果说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我想,我们汉族人算是“耕田上的民族”吧!毕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哪样不需要种?正因所此,我们汉族人选择了掌管风雨的龙王爷做图腾,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却造择了与马不共戴天的仇敌——狼,做为他们的图腾。他们爱狼,敬狼,却又杀狼,为什么他们不愿将赶杀马驹偷吃羊羔的恶狼赶尽杀绝呢?我从《狼回腾》中找到了答案。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自然有它自己的法度,自然不会轻易创造出任何一种动物——包括狼。草原上的生物(人除外),可以简单分成3类:草,食草动物(分为人养和野生),掠食动物。任何一个环结缺失,都会对草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而狼就是草原最重要的环节。没了狼土拨鼠呀、野兔呀疯狂繁殖,又加倍消耗牧草;没了狼,牛羊马就没了天敌,吃了睡,睡了吃,肉烂了,也就没人要了,数量增多后就是加倍消耗牧草,没了草的草原还能叫草原吗,应该是沙漠吧。狼,是草原最公正的法官,它严格控制着各类物种的数量,保卫着那脆弱的草原,保卫着草原的命根子——草。
在《狼图腾》一书中,狼与人争斗千年,留下一个个故事,令人惊叹令人感动,令人疑惑。狼与人在草原上互相制约,狼杀牛羊,人掏狼崽,无时无刻不在准备战斗,常年的战斗锻造出彪悍的民风,彪悍的民风创造出由成吉思汗统治的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是什么力量让人口稀少的蒙古族打下这么大的江山呢?是狼。蒙古人没有孔子,没有诸葛亮,却有狼——这个机智狡猾,残忍的教官。狼会虚张声势会声东击西,会狡诈多疑,是进化完美的掠杀机器,蒙古人没有兵书,但狼就是最好的兵书。没有狼,就没有疆土辽阔的元朝;没有狼,就没有美丽辉煌的大草原。草原上,狼教人存根粮,教人打猎……没了狼,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一片幻想,草原早就被汉人垦成沙漠了,黄沙也该埋人了。这也难怪蒙古人不愿将狼赶尽杀绝了。狼吃老弱病残的牲畜,是为了防止物种退化保留最优秀的基因。狼子抓野兔汗獭,是为了防止它们繁殖过快危及草原。狼还教草原人生存技能……总得来说,狼对草原,对人类的功远远大于过,如果将它们杀绝,那不是恩将仇报吗?
草原有草原的法度,自然不为会轻易造出任何一种动物。人们说:“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狼贪?不可否认,但它们的贪适可而止,某些人,却比它们更贪。人类啊,不要被利益蒙闭了双眼,让我们一起保护动物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那时已经晚了。
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原本的内蒙古草原既受狼害又与狼不可分离,既恨狼又敬畏、崇拜狼,所谓“学狼,护狼,拜狼,杀狼”的图腾崇拜和精神悖论,描绘了几十次惊心动魄、伤心惨目的人狼战争,写了能够在几天几夜里洪水滔天般把几千匹马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瓦解的蚊灾,也写了黄灾、白灾、鼠灾。
整部作品那刚健,苍凉,硬朗的排浪式的语句,它那不加文饰地逼真感和原生感更能凸显其狞厉之美。
当然,狼才是《狼图腾》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狼的狡猾,狼的智慧,狼的生命强力,狼的团队精神,以及狼性,狼眼,狼嗥,狼烟,狼旗等等,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
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因为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留给我们和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诅咒和刻毒谩骂的文字符号。如果不是因为此书,狼——特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中国古代图腾崇拜和自然进化的发动机,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
然而狼并不是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能够联系在一起,并且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相悖,也许在农耕条件下发展的华夏文明,华夏子女永远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中国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无疑我们永远不能接受。但我们欠缺的,就是狼的精神,正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狼,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的国家的差距、与日本的差距,无法例举了。日本跟着中国儒家学了一千多年,却在世界上默默无闻。可是跟西方海狼才学了30多年就一飞冲天。
而中国呢,西方的东西一进来,整个民族就在民族性格上发生强烈排斥反应,如羊见狼,不管好坏,几乎全民族抵制,从皇帝到义和团,反洋灭洋,结果被列强抢走大片国土,沦为半殖民地……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下:日本和中国,同样是东亚黄种,同样是儒家文化,同样接受佛教,然而,为什么日本的维新迅速成功,而中国的维新仅仅百日就被砍了头?不从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上找根源,中国人就永远掌握不了自己民族的命运。在民族性格上,我们要走出“现代文明狼”的道路。必须适度地释放和高超地驾驭人性中的狼性。狼性充满凶猛强悍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又充满疯狂的贪婪、掠夺和破坏力。人性中的狼性特别像热核反应,能量巨大,破坏性也巨大,控制得好就能造福人类,控制不好就会毁灭地球。人类整个历史和中国这段历史都深刻证明了释放和驾驭人性中狼性的高难程度:像儒家和封建专制那样全面镇压民族性格中的狼性,其结果是全民族性格羊性化,落后挨打,死路一条;像_那样疯狂释放煽动狼性,则将把世界变成人间地狱,也是死路一条。
只有适度释放狼性,并采用惟一能够控制和驾驭狼性的真正民主制和法治,抛弃橡皮图章式的假民主,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惟一出路。真正的民主制和法治才是惟一能够释放又控制狼性“热核反应”的现代反应堆。我们渴望一统江河,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屹立在世界的顶端,为了这一梦想,我想我们不该拒绝,不能拒绝狼之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真正之图腾。
狼,你的形象是那么伟大,你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我脑海、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痕迹,你是大自然的精灵,是造物主的杰作,你是一个唯美的神话。
掩卷沉思,我有些话不得不说。很多人读完这本书以后说他们看到的是狼的血性。有评论说中华民族正是由于缺少了这种血性,才在近代惨遭西方列强的侵略。我不敢对这种说法妄加评论。但读完这本书,我看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我以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是可相处的。阵阵对小狼时有感情的,他在任何情况下都竭力往保护小狼。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赎罪,这是一个人的本性;小狼也不伤害阵阵,在他眼里,阵阵是他的朋友。我不以为狼的本性是凶残,他们是能与人类成为朋友的。只是从一开始,我们就以敌对的眼光往看他们,用对待敌人的方式对待他们,才会有了今天人狼敌对的结局。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眼眶湿了好几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小狼像看老狼一样的看阵阵,似乎有话要跟他说,然而却喘得一点声音也吐不出来。阵阵泪如雨下,他抱住小狼的脖子,和小狼最后一次牢牢地碰了碰额头和鼻子。高举铁钎,用尽全身的力气,朝小狼的后脑勺砸了下往。小狼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软软倒在地上,像一条真正的蒙古草原狼,硬挺到了最后一刻。’读到这些场面,我被深深的触动了,眼睛很痛。阵阵击倒的不只是小狼,同时还有他自己,以及每一个有知己的读者。他的这一击,是对小狼的解放,是对那些破坏草原平衡狂妄自大之人的有力回击,是对愚昧的痛斥,更是对自由的尊重。小狼的战袍被做成了狼皮筒,在凛冽的西北风中自由翻滚。此时他的脖子上再没有铁链枷锁,他的脚下再没有狭小的牢地。这时的小狼是自由的,他得到了向往已久的自由,他成了一匹真正的草原狼,只是他的生命已不存在,他用生命换取自由。应该替小狼感到庆幸,他解脱了,只是不知道,一只曾经失往自由的草原狼,在他死后腾格里是否会收留他;也应该替阵阵以及能受到感动的读者感到庆幸,由于他们也解脱了。 前几年的时候,我往了一次内蒙。在火车上,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草原,但却让我十分失望。现在的草原和我想象中的一点也不一样,和书上,电视上的一点也不一样。我怀疑我看到的不是草原,但他却是真的。它没有我想象中的平坦,到处是人工堆起的土垄;它没有电视上的绿色,却是满眼的枯黄;它的天空没有书中的湛蓝,惨白中带着昏暗,更可怕的是我看到了裸露的沙土。这样的景象一下子击碎了我多年的梦境。草原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自然已经开始报复我们了。我不敢想象,20年后,我们是否还有真正的草原,我们的下一代是不是只能在小说中想象草原的样子容貌,结果好可怕。
凶猛团结的草原狼已经逝往,真正的草不再存在,我们下一步该往向何方。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糊涂的人啊,我们应该醒一醒了,不要再愚昧了,不要再往征服自然了,放下手中的屠刀和电锯吧。我们应该记住并做到这样一句话,善待自然,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读过了《狼图腾》,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草原狼把我从平静的生活一下子带到了西部草原的深广与另类的生活感受,让我觉得我的血液在扩张、在膨胀、在向往……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再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对着野性十足的小狼,我却油然而生敬意与怜爱之情。
难忘《狼图腾》中狼的自由强悍的进取精神,也更难忘狼为了胜利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牺牲精神,在狼性中,我感悟到了人性生存的精神意义。
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团结的群体。这种团结是在千百年实地作战的经验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为在强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军奋战只能是自取灭亡。蒙古狼争夺食物的战场就是死亡的前线,群狼有组织、有纪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头狼的指挥下,从容作战,不抢功,也不贪利,个个凶猛强悍,杀气腾腾,这种气势就压倒了弱者。
“在雷电和黑暗的掩护下,狼群以飞箭的速度直插马群中央,随即中心开花,然后急转掉头,又冲向四周的马群,把马群冲的七零八落,冲成了最有利于狼群各个击破的一盘散沙。”
“暂时后撤的狼群行动有条不紊,它门不急于去吞食已经倒毙的猎物而是趁马倌和儿马子重新整队的时候,分头追杀东南方的散兵游勇。”
从书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狼的集体作战攻势锐不可挡,对战果也是力求最大,也决不盲目贪多恋战,不乱阵脚。狼群在头狼的统一指挥下,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
为了集体的胜利,狼的牺牲精神更让人钦佩有嘉。当发现猎人时,为了保护大批的狼群,会有两只狼做诱饵把猎人引开,以牺牲自己来保全集体;还有丧子的母狼,可以用自杀式的攻击方式重重的悬挂在马的侧腹做最后的殊死的拚杀。这种不计较个人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度集体主义精神真是可敬可佩。
人类社会,我们也是生活在集体的大家庭中,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狼的团队精神呢?我们也要以集体利益为重,放弃自己的小利益。
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不逞英雄主义,不好大喜功,不脱离集体。在行动上,要中心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挥团队作战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无坚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