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观后感(推荐7篇)

个人学习 13 2023-10-17 13:42:23

创业观后感 第1篇

当国王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拥有权力,掌握王国,享受所有的荣华富贵,获得无数金银财宝,吃遍天下美味食物也是我们人人所渴望的。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成为国王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永远站在最前面!

《阿里巴巴之大盗奇兵》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公主马尔基那希望像爸爸那样成为国王。而那时,成为国王必须要获得“王者之心”——一个在阿里巴巴古代阿拉伯世界里莫名其妙的高科技产品。小公主马尔基那因为生性胆小,被遭到质疑。于是想成为国王骄傲的她与阿里巴巴和她的《寻宝指南》开始了冒险。途中遭遇四十大盗,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马尔基那也从中领略了成为国王最重要的能力与自己的不足,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成为了真正的国王。

其实,小公主马尔基那一开始还是缺乏勇气。每当遇到危险,她永远逃跑的最快,永远躲在最后面。可是,随着危险一次次地发生,马尔基那渐渐的明白,自己原来很胆小,自私。只懂得躲在别人身后,让别人保护她。又在别人最需要她的帮助时因为危险而逃跑,伙伴一个个牺牲,危险一次次降临,经历了意识的转变,在冒险中成长成熟起来。

阿里巴巴是一个乞丐,三天都吃不到饭。尽管如此,他还是和无恶不作的海盗为敌,维护大家。他是正义,勇敢,智慧男英雄,正能量的化身。

看完《阿里巴巴之大盗奇兵》我懂得了: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国王要站在臣民面前去担当,要站在朋友面前去保护。而不是站在别人身后。想要成为国王,必须克服内心的胆小和自私,变得勇敢而有利他之心,利公之心。我觉得有时候国王也不必永远站在最前面。比如:利益,金钱,美宴。

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危险时,是一味地躲在别人身后,还是勇敢面对站在最前面?当你们看完《阿里巴巴之大盗奇兵》这部电影的时候,心里就一定会有一个正确,如意的答案。

创业观后感 第2篇

5月14日,青春奋斗传奇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正式发布定档海报,该片由陈静、娄毅执导,汇集刘秋实、刘奕畅、何琢言、侯雪龙、蒋冰、郑罗茜、宋哲为等多位演员,青年演员的阵容让该片洋溢青春与奋斗的朝气。

据悉,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将于6月6日在全国上映。电影内容为一个近年发生、完全真实、可以复制的草根学生创造传奇的奋斗故事。该影片于“世界最大规模,可能已升级一千万人命运”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提取真实故事,将真实的反映新时代大学校园的青春梦、家国梦搬上荧幕,奏响一曲盎然向上、新力勃发的“新时代青春之歌”。

青年演员们将这段学业与职场的故事深度刻画。观众在收获认同和感动的同时,也能从电影中学到关于人生和成功的感悟。天蓝色为基调的定档海报,让阳光和海面交相辉映,预示冲破阻碍直奔美好未来的理想之意。

影片中更有百岁教育泰斗潘懋元先生银幕首秀,即成电影史吉光片羽,学者气质、师者风范、字字箴言,影射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曲水流觞的发展历史,以及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之重任

本片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高教司司长吴岩总监制,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联合监制,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中太九龙山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北京车库咖啡孵化器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星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大有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西锦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刘秋实、刘奕畅、何琢言、侯雪龙、蒋冰、郑罗茜、宋哲为等多位演员将在本片贡献扎实演技,展现当代青年奋斗传奇。

创业观后感 第3篇

看完《中国合伙人》,印象最深的是黄晓明扮演的成东青,即原型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在面对外国人的质疑怎么中国学生可以考那么高分数,肯定有作弊的时候,说的那句话:中国学生非常擅长考试,因为他们要面对全世界最难的题目!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也是这一点。这是实话,中国的考试绝对是全世界最难的,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目,我居然都完全做不出来了。从小到大,中国学生不知道要学多少知识,背多少文字,解多少公式,去挤那道残酷的独木桥,辛苦考上大学,出来之后再找工作,供车供楼……在这种充满讽刺意味的循环里,《中国合伙人》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道路。时髦点说,它是一部成功学电影。

基本上,《中国合伙人》所讲述的,就是成功学。不过和市面那堆充满铜臭与欺骗的地摊文学相比,来自香港、曾执导过《甜蜜蜜》的导演陈可辛,多少对这个有着真实原型的故事进行了充满理想主义的改编:基本大纲——三个80年代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何在时代大潮里翻滚挣扎,并最终赢得事业成功的过程。

剧中黄晓明的角色,来自偏远山区,高考失败数次,最终如愿以偿进入燕京大学,随后在大学里认识成绩优异的邓超和长发飘飘写诗把妹的佟大为,三人以出国作为目标奋斗,却最终只有邓超拿到签证;留在国内的两人无奈之下成立英语培训班赚外快,之后一步一步的成为了有几十万名学生的全球连锁教育培训机构。

显然,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声明载誉的新东方,黄晓明的角色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俞敏洪,留学教父的称号更是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不过实际上除了在某些细节的设定上有相似之处,两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中国合伙人》并不是俞敏洪的传记或者发家史揭秘,它更像是《投名状》的当代版与《社交网络》的本土化结合,它所讲述的,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如何事业有成”这个中国当下的80后最感兴趣的话题。

影片值得称道的一点,时代的变迁感刻画得精致细腻,80年代北京老航站楼的模样,90年代北京机场的模样,再加上如今新机场的模样,在片中都细心的做了出来,而主角开的奥迪更是承担着纪录时代变化的重要道具,从奥迪100到奥迪A6再到奥迪A6L……不变的黑色经典款和四个圈的标志,一次次的将主角们在成功道路上的飞跃纪录在案。

没有什么作状,黄晓明这个角色如何能成功,片中给出了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他能在去美国的班机上背下一本法律文书,凭借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他啃下了一本又一本英语书,最终在出国无望后得以留校任教;随后,又因为赚外快被开除,走投无路的时候,能在麦当劳里教学生英文教得远近闻名。在那个全民出国淘金热,电视上播着《北京人在纽约》,许国璋英语和美国大片征服大江南北的年代,主角的这份英语技能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并最终吸引了在美国落魄刷盘子的邓超和对事业毫不上心的佟大为,组成了一个扬名立万的“中国合伙人”。

简单的说这是一部意淫的励志片是有失偏颇的,它的励志只是影片中的一种情愫,充满伤感的怀旧色彩占据了影片很大的篇幅,把故事放在1980年的开篇,更是让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布满雪花的电视机、的确良裙子与搪瓷茶缸等等物事里浮沉。和其他一些打着青春旗号为怀旧而怀旧的电影所不同的是,《中国合伙人》里的怀旧元素是流畅而自然的,同样是利用90年代的流行金曲,《中国合伙人》不会出现在学校里想唱《红日》马上就给你来了完美伴奏再加全场熟悉完美合唱这种狗血桥段,影片里,Beyond的《海阔天空》出现在三人捞了第一桶金之后的小破KTV里,半醉半醒的数人操着半生不熟的粤语坑坑洼洼的吼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一幕几乎每个夜晚都发生在祖国城市的灯红酒绿之处,那感觉但凡去过KTV的人都能找到。

影片的三个主角里,黄晓明的角色承担起整部电影最重要的使命,他从一穷二白到腰缠万贯,中间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都令观众得以思索。他从穷困的小山村走出来,他的母亲找了村子里所有人借钱才供他读完大学,他不敢回去,他害怕失败,所以当他被学校开除,失去铁饭碗的时候,他的那份绝望我完全可以理解,也同时理解了为什么他能那么不要脸的点一份鸡块就在肯德基坐一下午,顶着服务员的白眼给学生补课;也理解为什么他对上市一拖再拖,甚至不惜和最好的哥们翻脸。他是输不起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输不起。

而邓超的角色是让人同情的。他在学校里完美,优异的成绩,出众的女友,以及那张出国的签证,都代表着他的成功。但是美国不是天堂,刷盘子连拿小费的资格都没有,拥有一份给小白鼠喂药的工作都已经是高人一等的生活,彻底摧毁了他的美国梦。异国他乡的残酷令他在回国的时候,看见黄晓明和佟大为开着奥迪去接他的那一刻,放不下这份尊严。他在纽约连打出租车都不敢想,可是当年条件差自己那么多的同学却在国内开上了最时髦的奥迪100,这种强烈的对比刺激着他内心提醒自己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尊严,最终让他和黄晓明走向兵戈相见的那一刻,成为全片最大的矛盾冲突。

除了过多的旁白喧宾夺主,剪辑太迅猛导致有些凌乱以及配乐在某些点不合时宜的煽情之外,《中国合伙人》出乎意料的精彩,难以想像这是一部陈可辛的电影。它不同于《甜蜜蜜》这样充满伤感的温情脉脉,也不是《风尘三侠》这样的轻盈潇洒,更不是《三更之回家》那样的.冰冷残酷。这部电影完全不像是一个我熟悉的香港导演的作品,影片里对于大陆这三十年来时代脉搏的把握非常精准,看完后你和朋友肯定能找到不少的谈资,比如那个巨丑的胖子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的讲段子,罗永浩在微博上骂了这么些年的俞敏洪,这次终于被校长扬眉吐气了一把;就连那句“太天真”的英文,都能让我们这群知道华莱士这事的人会心一笑……至于标题里的那句话,成功所需要的三个步骤是什么?看完电影,你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

创业观后感 第4篇

10月22日下午,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浙江大学的创新创业投资论坛。来到现场的有财经大学、水利水电、金融等。在简单的介绍之后,本次论坛的主持人直奔主题,首先邀请鲁道夫先生,鲁道夫先生演讲的.主题是:互联网创业的成功要素。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互联网的,同时他也向在座的同学提问了将来会有多少人自己去创业,台下的很多人站了起来表明自己会去创业。第二个演讲的是魏任斌先生。他讲的主题是:青年创业,中国强盛。

经过这次的讲座,我从中了解到了我们大学生创业要抓住时机,还要了解市场情况,要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能盲目;我们找人来投资,把生意做大就要有亮点,要吸引人的眼球。就如同碑网,现在的世界更新那么快,口碑网也会被淘汰下去的,所以我认为要创业就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这样才能站稳市场。

创业观后感 第5篇

听俞敏洪先生的演讲,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上进的、奋斗的、执着的俞敏洪,也能从他的故事中得到激励和启发。俞敏洪先生的许多经典语录都是他人生一路走来总结出来的肺腑之言,总感觉到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中去。这次俞敏洪先生到伟人故里广安做了一次演讲,笔者深受鼓舞和感动,不禁再次翻出俞敏洪先生一些经典演讲和语录,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和感悟。

听了这样的演讲,可能很多人都会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但是听完之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那么执着那么努力去奋斗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还是我们内心要有那份上进心,人生就应该是奋斗的,在人生的舞台上一步一个台阶永不停歇去努力奋斗。俞敏洪先生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顶端,那就是蜗牛。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的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上了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生命的起点由不得自己选择,但是生命的终点是自己决定。”

我们承认每个人的天赋各异,有的人生下来就是雄鹰,而有的人可能就只是蜗牛,雄鹰能够轻易到达金字塔顶端,而身为蜗牛则只能经历千难万险百般努力才有可能到达金字塔顶端。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仅仅只是蜗牛,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金字塔底下生活,有的人听了这样的演讲开始了攀爬金字塔的旅程,有的放弃了,有的爬到一半摔下来就再也爬不上去了,有的爬到一半摔下来接着执着地攀爬而还没到达金字塔顶端就已经老了爬不动了,最后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毕竟也只是少数。现实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是平凡世界里的小草,即便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梦,最后也只能在命运里平凡和默默无闻。

俞敏洪先生讲:“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我承认很多人通过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很多人不缺上进、不缺执着、不缺努力,但仍然没能成功。有些人说因为他不够努力不够执着不够坚持,或许这说得有些道理,但是我想说的是,草注定是草,他是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基因决定了草只能长成那样,当草有了长成树的愿望的时候,他也不能长到像树一样的伟岸,他只能活出草的顽强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只能在平凡中像草一样被人们遗忘,像尘埃一样被世人看不见。

虽然有时候我们努力了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不努力是一定不会成功的。无论成功与否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和坚持奋斗的那份执着,到最后你能发自内心感到无悔于青春无悔于人生,我认为即便是一颗草,那你也是一颗笑傲草丛里的那颗最特别的草,在人生的舞台上笑对春风,自强而不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在人生的旅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歇、奋斗不止,这样即便没有到达人生金字塔的顶端,即便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你的生命也会因为你的奋斗和努力而绽放光彩,你也能看到人生中那道属于你自己的亮丽风景。

创业观后感 第6篇

陈可辛的新作《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屌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酷机智影像的追求,无论是剧情、摄像、剪辑的技术层面,还是演员表演、主旨设定等资料层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国电影,都是高水准的。虽然无法超越《甜蜜蜜》那样陈可辛的经典,亦足矣为赵薇同学树立一个觇标——电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来评价的。

《中国合伙人》剧情设定无需多言,俞敏洪为代表的新东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阐释一代人在友情、感情、事业和东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终甚至直接PPT似的贴出了已经成长为如今社会精英阶层的四五十岁老男人们的各个年龄比较图。伴着《光阴的故事》勾人泪点的音乐,虚构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时代意义和现实落点,可是个人觉得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点,这个PPT制作的真的不够精良,甚至还不如之前《厨子戏子痞子》结尾的老照片。

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中,陈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个海归、一个文艺、一个屌丝,略显标签化的人物设定因为流畅紧凑的叙事而不显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给影片加分不少。经过三个人在画外音里的轮流主导来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情景,配合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包袱,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那里不免要比较下近期题材撞车的《致青春》,赵薇同学真的能够跟陈可辛教师上一节生动的导演课。《致青春》的胃口太大,似乎想着把赵同学有所感触的学校时光一股脑灌输到观众脑中,颇有敝帚自珍之嫌,这也决定了影片后半段的潦草敷衍不知所云。《中国合伙人》前三分之一流畅地使用了当年的流行歌曲契合剧情发展(这简直就是对《甜蜜蜜》的致敬或者延续——首映结束后陈可辛也透露说,这片子里黄晓明跟女神无疾而终的感情,也是从甜蜜蜜那里传承来的),快速明快的剪辑来回穿,便干净利落的烘托出了一幅80年代大学生生活图景,全片100分钟的时长也能顺便提醒下赵同学,130分钟如果不能每分钟都让观众有惊喜,真的就会变成每分钟都在煎熬。

出色的前半部分玩儿的够花哨也够出彩,剧情的进展却丝毫不受怀旧的影响。三位主人公分开开始了各自悲催的生活开,又聚首共同打造新梦想,再到关系出现裂痕,直至一向的和事老佟大为在婚礼上说出“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邓超愤愤地决定去沈阳找人教英语,剩下黄晓明孤家寡人后,《中国合伙人》剧情最终迎来了最终的高潮。层层递进的剧情,交叉叙事的结构,俗套的设定被陈可辛讲出了一个接地气又有新意的好故事。

异常值得给个赞的是该片出色的摄像。号称“亚洲第一摄影师”的杜可风实力绝对不是盖的。一向对光线宗教般迷恋着的杜教师这次没有炫技,很多时候只是平实地用一个个包含深意的镜头进行着影片的叙事。例如玻璃在《中国合伙人》中有多次出现,模糊不定的玻璃反射既没有镜面的直接暴力,又能巧妙地进行构图和隐喻。邓超在与黄晓明争论股份制问题的时候,分别与佟大为在办公室打乒乓球,前景一向是玻璃,右侧一向是佟大为,快速精巧的转尝幽默的对白,交待两个人逐渐开始意见相左,而最终一个特写直接正面拍摄佟大为面部,教主一转脸,两人头部合二为一,暗示了之后佟大为会站在黄晓明这边。随后,在邓超与黄晓明提及公司上市时,一向屌丝的黄晓明最终对好友说出了NO,这时镜头微微平移,一道细细浅浅的白色光线在前景的玻璃上逐渐变宽变大,将两人分在两侧,暗喻两人的隔阂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单从摄像上讲,《中国合伙人》是足够精致的。

最终,顺便表扬下三位主演演技的飞跃。这真的可能是黄晓明至今演技最好的一次了,放下耍酷扮帅的偶像派,彻头彻尾地塑造起了一个农村屌丝,竟然最终不显生硬,颇有了些农民企业家的气质,该片大概也能算得上是黄教主演技的里程碑了。邓超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棒,出国前机场送别的一场戏,愣是把一个大男人的感情表现得无比细腻,催人泪下。

有尿点、有泪点,有回忆、有新意,偶有尿点,瑕不掩瑜。看完后回味咀嚼时才发觉,这个故事竟颇有了些中国版阿甘正传的影子:同样是一代人过往的大时代,例如因为中国申奥失败而从天而降的电视机,北约轰炸_使馆等;同样是每个时代的神曲,像《海阔天空》《光阴的故事》还有齐秦;同样是一个屌丝的奋起,黄晓明大学前和大学里“落伍”的行为举止简直就是农村二傻子附体,在这样一个二傻子身上安装点叫梦想的东西真是再适宜可是了;同样是爱恨情仇无所不包,每个人都在友情和感情的漩涡里挣扎着生活。

借用《中国合伙人》最终的一句话结尾:也许有一天皱纹会刻上我的额头,但却不会刻上我的心头(大意)。梦想是属于青春的,若青春不老,则人生永光。

创业观后感 第7篇

今天看了俞敏洪创业的演讲,介绍了他创办新东方之前的办学经历。俞敏洪在正式创办新东方之前,在培训学校打工。打工期间,他想了很多很多,也做了很多。随着观察和积累到了一定时候,1993年就开始实践操作。为了家庭生计,也为了朦胧的未来,在北京的中关村一间陋室俞敏洪就创办起新东方学校。当时俞敏洪只办了一个托佛考试培训班。

俞敏洪先观察和积累,准备充足后再实践,实践是有痛点或主要需求做支撑。起步呢,只办一个托福考试培训班,是从低门槛起步,还是目标细分法的运用。

观察+积累=准备=计划=随时掌握主动权。不论是创业还是做销售,甚至是做所有的事,都要有充足的准备,正所谓有备无患嘛。咱们古代有句话是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大家可能都知道马岛战争,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而英国能够取胜,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他们强大的补给线,在整个行动中,有四十三艘英国商船为特遣舰队提供补给,提供燃料物资等的货柜船及油轮形成了一条来往英国至南大西洋的八千海里后勤线。马岛距离英国有13000公里,反观阿根廷,虽然福克兰岛离阿根廷本土仅有500多公里,但战时竟然没有了后勤补给,甚至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可以说根本没有备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做准备那就准备失败吧!

从销售角度来分析:我们要做好各项准备,包括拜访客户前,先用提问思维模式提问客户常问的20大问题,然后写写画画,找出最佳答案,锤炼好话术;对客户充分市调,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准备聊天的话题;市调竞品优缺点,跟客户聊天时,突出我们的优势,与竞品形成差异化,让客户一下就记住我们。

从创业角度来分析:创业前更是要做好准备,先在行业里打工,做到三个积累(积累资金、积累行业经验、积累人脉资源),成为销售高手后再创业,否则就是拿自己的青春和钱买经验。

从俞敏洪角度来分析:在北大有5年的授课经历,后来又有培训学校的授课和承包经历,有了经验和知名度,执行力也上去了,为了掌握主动权,决定自己单干,也是很好的选择。

上一篇:观后感长征(5篇)
下一篇:百万英镑读后感200字左右(精选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