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观后感(必备6篇)

个人学习 20 2023-10-18 12:40:26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1篇

最近,《国家宝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文物,真的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了。

《国家宝藏》堪称综艺节目的教科书,足以秒杀一切明星真人秀!节目打破以往文物节目中的枯燥乏味,以归纳史书人物和情景还原的方法去展示国家宝藏。新潮的方法,让大家理解中华文化;创新的表达方式,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影响力。

《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吸引力,也真正体会到了国人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在我看来,节目真正做到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国家文物、民族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实感,但当我们走进一段历史,了解一个个文物背后的故事时,总能感受到国宝之美和历史之厚重。我觉得,我们很需要这样有历史厚度的节目来滋养,来告诉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第一次感觉能在电视节目中这么直观的接触中国历史,接触中国文化,我感觉特别的新奇。其中的《千里江山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到博物馆里好好地参观一下这些国宝,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视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优秀文化传统来培育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就是强化民族团结、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历史一再证明,一个文化认同感强的民族,往往能够抵御外来侵略,保持民族和国家团结,不容易被外来势力所分裂!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2篇

《国家宝藏》是“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是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首先,《国家宝藏》用年轻人的语言和他们沟通

在播出之后,很意外地在B站上火了,全集播放量为30万+,还有4万密集弹幕。要知道,B站上的用户大多都是95后、90后的年轻人,其中90%的用户是25岁以下。这样一个文博体裁的节目却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央视节目的年轻化,《国家宝藏》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和年轻人沟通,用年轻人关注的点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第二,《国家宝藏》用话题性引发热度

节目播出后,热门话题也没有断过。第一期结束,#乾隆农家乐审美#又被玩坏了。

在《国家宝藏》节目中,对于乾隆农家乐审美的调侃更是直接被演绎到了真人秀中,这可算是正宗的官方“吐槽”,直接戳中广大年轻受众的点,在网上又掀起了一波热度。而《国家宝藏》也通过这个引发网友共鸣的点,告诉了大家乾隆迷之审美背后的原因,现场科普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而且它的烧制技艺可以说世间仅此一个。

第三,《国家宝藏》用历史和文化引发共鸣

在《国家宝藏》之前,《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和电影就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热度,而此次《国家宝藏》更是让中国的年轻人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达到了另一个顶峰。其实,现在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一定也不比老一辈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更是增加了年轻人对国家的自信心。

《国家宝藏》正是想借此机会来引发年轻人对于国家自豪感的共鸣,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通过看《国家宝藏》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不是套话!真的看着看着就跪了!真正的磅礴大气!《国家宝藏》真的做到了,让我们觉得自己和自己身上流淌的古老血液一起沸腾,涣然新生。我才发现语言是如此的匮乏,除了说很好看,太好看了,竟然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言语来形容。慢慢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感觉到用演绎前世故事的形式真的让国宝活起来了,尤其是看那个千里江山图…太能激发民族自豪感了!

没有娱乐圈的乌烟瘴气,没有当红小生小花的辣眼刷屏,透过《国家宝藏》,我们仿佛置身于多年前的净土,仿佛在与先人对话,一切都是鲜活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正如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张国立说的,我们是一个年轻的民族!有多年轻?也就上下五千年!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3篇

最近兴起了一档叫做《国家宝藏》的综艺节目,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也引起了我的关注。

它是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文博探索节目,共10期,每期90分钟,每集节目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九件国宝。据说,展览将会以非常特别而且盛大的方式呈现,光从这个形式来看,就吊起了无数观众的好奇心。

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这是文博类题材第一次在“综艺界”如此大张旗鼓,从强大的明星阵容到华丽的舞台效果,都让我们觉得这个节目不一样。

演员张国立作为文物的001号讲解员,他推掉了其他的节目,一心驻扎在《国家宝藏》中,他屡次强调这档节目无法拒绝,理由有三:“第一节目要让文物活起来,第二文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第三节目的宗旨是让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在看了节目之后,我认为它确实做到了。和《鉴宝》等“收藏”层面的节目不同,《国家宝藏》提升到了整个文博领域。节目目的也不在于讨论文物的真假物质价值,而是为了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能跟人、跟生活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节目说,“这些东西你永远都不可能买回家,它们也不会被明码标价,但是你可以为他背后的故事叹为观止,你可以感慨我们老祖先的东西有多么的无与伦比,然后来惊叹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多么的值得人骄傲。”当听到这样的自白之后,我内心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为节目组的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为我深爱的祖国。

《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是续接历史、让古代与现代生动对话的过程,是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的过程,是让国宝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过程。这样的节目,也是让博物馆里的宝藏真正生发其独特价值,引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骄傲自豪的过程。希望有这样“新意”的节目越来越多,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4篇

《国家宝藏》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节目,宣传古代文物历史,也让我们了解全国九大博物馆的代表文物。既了解了历史,又了解了文化。结合明星守护人推荐和影视表演还原了当时文物诞生的初衷,也让我们理解了每一件文物诞生的不易和难得。

在几千年前生产力并不发达,但我们的祖先们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制造出这一件件举世无双的精美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国家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远的距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向我们的祖先学习,学习他们勤劳勇敢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创造,为民族富强而努力学习,为中国重新走向世界强国之林而努力拼搏!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5篇

最近,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发全民收视热潮。它经过展示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珍藏,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对文物进行讲解,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去保护文物,弘扬历史。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是号称“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通体鎏金,全身九处铭文,共计六十五个字,因灯座底部铭文长信尚浴而得名。宫灯的整体形象为左手持灯,右手挡风的汉宫侍女,正如蒋雯丽所说“你望着她的眼睛,仿佛真的能够一眼穿越千年”。在《国家宝藏》中,国宝守护人蒋雯丽以灯灵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西汉初期窦太后赠长信宫灯警告刘胜,语重心长的讲述了天子之道。一盏宫灯,凝聚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一位佳人,让我们看到了大汉王朝的国富民安。

接下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外展专家杨阳先生讲述了长信宫灯的今生故事。1973年_出土文物展,第一次举办长信宫灯参展,此后长信宫灯等国宝文物多次出国展览,为我国文物交流事业奠下了汗马功劳,甚至还登上了美国杂志封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美国前总统_先后访华,他们对长信宫灯都情有独钟,基辛格还说:“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环保意识,了不起!”

经过观看《国家宝藏》,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国人,保护国家宝藏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我们有义务将文物传承和延续下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奇迹,从商周青铜到秦砖汉瓦,从古代四大发明到_大发明,从圆明园到故宫......中国礼貌一向领先于全世界。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我的力量,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我相信只要我们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就必须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繁盛的中国!

国家宝藏观后感 第6篇

“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妈妈又催了。

“这么快?好吧。”我极不情愿地关掉电视,躺在床上回味着刚才看到的内容。《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看得我如痴如醉,我对那些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历史文物着迷了。一边想着,一阵阵睡意向我袭来。。。。。。

我这是到哪里了?

“勾践,我的王,难道您忘记了在吴国所受的耻辱吗?”一柄中脊起棱、饰有黑色菱形花纹、寒光闪闪的剑漂浮在空中,它居然在说话。

“不,我时刻不敢忘。这些年来,我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剑对面的人慷慨激昂地挥动着双臂。

哈,是勾践和他的剑在对话。

“是啊,您卧薪尝胆这么多年,等的不就是这个机会?既然楚王喜剑,您何不把我献给他,盟楚破吴,雪洗前耻!王,请您下定决心吧。”剑有些着急了。

勾践摸着胡须沉思不语,我看看这把号称“天下第一剑”的君王剑,捂嘴暗笑,不由说了句,“别着急,你的王会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谁,是谁在说话?”勾践剑朝着我的方向飞过来,顿时一股凌厉的剑气逼近。

我吓得掉头就跑。

唉呀,撞到头了,我捂着脑袋四处张望。

“别找啦,你撞到我的硬嘴了。”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我定睛一看,哈哈,这是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好可爱的鹰呀。”我伸手摸着。

“别摸别摸,”它不耐烦地偏了偏头,“我可不是什么鹰,我是鼎!”

“好吧,胖鼎,请问你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呢?是盛水?储粮?”我仔细打量着它,它的尾巴和两只前爪巧妙地构成了鼎的三足。

“我不是胖鼎,我叫陶鹰鼎,来自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用来祭祀的。”它昂头自豪地说,还用力挺了挺胖肚子,“感受到我上古的王气没?”

“有的有的,好王气!”我哈哈大笑,告别了这个萌哒哒的陶鹰鼎。

前面有音乐声传来,我侧耳倾听,顺着乐声向前走着。

上一篇:安全第一课观后感(优选9篇)
下一篇:榜样4观后感(合集5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