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1000字(实用7篇)

个人学习 47 2023-10-18 18:55:35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1篇

你只是一名20岁的拮据少年,你相依为命的妹妹必须在剩下一年半里做昂贵的心脏手术才能挽救生命,你该怎么办?我吗,或许我会选择在校奋勤奋读书,多拿微薄的奖学金为她买药,我会因她面容枯槁,假装我能与她共情,对她说:“哥哥已经尽力了,对不起。”我会煎熬着等到她死亡的一天,安慰自己说:“我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沉湎于过去,毕竟我也尽力了。”兴许你可以说我不够勇敢不够爱妹妹,但也你又不好说我是卑劣自私的。毕竟这可以说是对于处于该处境的人来说,最合适最稳妥的最能想到的方法。

景浩之所以成为电影主角,很重要的因素是他的罕见的想要尽全力救活妹妹的心,假如他能用自己的'命来换妹妹的命,我想,他是会愿意的,这使我联想到《大鱼海棠》中,椿为救活一名人类给村落带来了天灾,湫为了椿变成人类而化作人间的风。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为别人而不顾后果的孤注一掷。那么我们再回想一下罗密欧朱丽叶殉情,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你又是否觉得他们的感情是否太过猛烈,甚至是病态,非理性的呢?幻想一下,你发现半夜有人偷了你的宝贵的货物,盗贼的货车都已经启动了。你可以选择不追,你会损失货物,但你可以报警,尽管警方不能及时赶到,但你还是有一丢丢的希望若干天后拿回你的东西的。你要是真扒人家车门,在疾驰的货车门上悬着,搞不好就一车几尸了。你思量一下,后者是不是走极端了呢?正常人即使愤怒,也不大会做这种危及自己性命的事。

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挑这个电影的刺,我是联想到,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理解了“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从此做事前,大多会考虑各种方案的优劣,权衡得到获益最大的方案再来行动,紧接着这个人就会被人们赞扬为“理性”“沉稳”的问题。

所以,这延伸到待人接物,我们做选择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事情的问题了。做人不容易,你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论以后会不会后悔,至少我不想让我当下后悔。”“你要为你的冲动后的代价考虑。”

或许你偏爱景浩那样的人,更极端一点。我们可以说他极端,幼稚,重情义,他的生活会是极端的绝望或是猛烈的欢喜,他的人生会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他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我们看到的故事往往都是幸存者,多少沉没_底部的故事,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或许你偏爱三思的理性人,更退而求次一点。那这样人生或许会平稳,平庸一些。

我们能调和这两种态度吗?我不知道,但人能精准调控这一切,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想,年轻人总该冲动一点,但得有起码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底线的遵守。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2篇

经过观看《百团大战》_历史影片,使我感触颇深。影片中的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让我感觉身临其境,特别是影片中感人的片段,让我眼角颤抖。所有的恨意和伤感,随着泪珠流进了心里面。当看到革命壮士英勇牺牲的画面时,心里的悲伤和强烈的挣扎,激发着我内心的战魂。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该做的就是苦练杀敌本领,努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不忘国耻,发扬革命先辈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特别是身为戍边卫国的军人,更不能忘记老西藏精神,要为实现强国梦不懈奋斗,争当一名合格的当代革命军人。

在纪念反_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才能对得起这一身军装,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现出_、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圈各个击破,打乱了敌人的战法,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来捍卫祖国,让敌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上级领导组织我们观看《百团大战》,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们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加铭记那一段血的历史,也在向我们每一位军人敲响警钟,勿忘国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到铭记历史。

在加入部队这个光荣团体时,我们就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让我们坚定梦想信念,但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愿意将我的满腔热血流向祖国的土地。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3篇

根据真实发生于去年4月30日晚上的“新疆救助救治断臂男孩事件”改编,由陈国辉执导的2022年国庆唯一聚焦平凡人的英雄大片《平凡英雄》正在大银幕热映中。影片上映后,收获众多真实来自观众的感动与好评“我哭得稀里哗啦,平凡也能热气腾腾”、“真的永远会被中国人的温情所打动”、“在电影院哭成了泪人,让我相信这个世界善意无处不在”。电影《平凡英雄》是博纳继《中国机长》之后再次在国庆档上演全民关注的极限救援,8小时1400公里,各行各业伸出援手拯救素昧平生的普通农户家的孩子。目前,电影《平凡英雄》一经上映便获得淘票票、猫眼、微博大v推荐98%、知乎知友92%等多平台好评。

影片今日还发布由高进、汤俊共同演唱的《平凡英雄》同名片尾曲,歌曲真诚动人,朗朗上口,用朴实的词语唱出普通人对温暖善意的渴望,对相隔千里只有伸出双手我们就在彼此身边的美好期望。

“走万水跨平川 平凡英雄最温暖”真实打动人心 善良一直都在

“世界不遥远有你在身边,咫尺人千里心中手相牵”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动人的旋律,电影《平凡英雄》发布由高进、汤俊共同演唱的影片同名片尾曲。歌曲MV将视角对准镜头外的主创们,他们与角色原型学习专业知识,一遍遍练习专业动作以便达到最真实的状态。就如歌曲所唱得“情生根,舍得间,用爱画一个明天”,每位演员都都带着敬意,用120%的能量拍好电影,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希望年轻观众会通过电影认识越来越多的平凡英雄,并从他们身上吸取力量。这就是我们这部电影的意义——英雄不应该是一时的流量,而应该是一直激励人心的力量。”

电影《平凡英雄》离不开每位观众的支持,许多普通观众在观影结束后哭红双眼,纷纷表示电影真的好看。“观影中我和老公都哭晕了,代入感太强。回家以后忍不住抱着自家孩子的小手,一遍遍地摸,仿佛失而复得一般。”“平凡的力量不完美,但聚沙成塔,却能创造奇迹。”“《平凡英雄》是我本年度看哭的第一部电影,全程揪心不敢错过一个细节,听说现实经过救治的新疆男孩可以两只手一起穿衣服了,活着真好。”

“他们没有超能力 他们有人情味”专业人士呼吁放下偏见 别错过好电影

电影《平凡英雄》一经上映便获得淘票票、猫眼、微博大v推荐98%、知乎知友92%等多平台好评,许多专业媒体也纷纷为影片打call。“别因为偏见,错过国庆档黑马电影。”电影《平凡英雄》一经上映就有无数声音在呼吁观众应放下“偏见”,“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信任的力量,影片也许能让内心失望的朋友,重新发现善良。”平凡普通人的善举能给人以力量,英雄就在普罗大众间,正如观众所说:“英雄无需拯救世界,也能组成烟火人间。”

除了真实事件打动人心,许多人也表示“《平凡英雄》太紧张了”。一位专业人士认为:“观影过程直冒冷汗,吊着一口气看完,电影不仅蕴含温情,也有着商业大片刺激的观影体验。”电影《平凡英雄》力求还原真实原型外,也十分注重打造良好的观影体验,情节设置紧凑,剧情环环相扣,让人仿佛置身1400公里的救援当中“救援题材电影,又有真是原型,容易看完预电影《平凡英雄》由陈国辉执导,游晓颖编剧、李冰冰、冯绍峰领衔主演,黄晓明友情出演,林永健、张一山特别出演,帕尔曼·帕热哈提、艾尔番·艾则孜、阿孜古丽·热西提、尼加提·吐尔逊、周依然等联合主演,正在影院热映中,凡人微光,星火成炬,向每一位平凡英雄致敬。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4篇

今年国庆档上映了好几部主旋律电影角色设定均是硬汉类型的电影,虽然少了王一博的《长空之王》,但依旧“荷尔蒙十足”。

有改编于真实事件的《万里归途》、《平凡英雄》,有根据鞍钢发展史改编的《钢铁意志》,还有甑子丹主演的在极寒之地营救爱子的《搜救》。

真可谓是群英荟萃!不过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钢铁意志》的观后感吧!

单位组织我及同事们去观看《钢铁意志》,忆苦思甜,方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看完电影后,我问同事:你觉得咋样?同事说:挺好看的!

每部电影看完后如果都说挺好的,那么就肯定电影的质量,不过却又否定了电影的精彩。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东北,_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急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 饰)带领_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 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 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 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观影之前,我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在剧中,刘烨虽然作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线,从连长到厂长,专搞事业,对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直男。韩雪演绎得挺好,不过角色却不讨喜,对内是无脑崇拜刘烨,对外却是女权的领导者,感觉很分裂。不过,或许是我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5篇

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观后我百感交集,热血沸腾,我想大声呐喊……

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一个朝代的无能,呐喊一个沉睡的巨人!

一个落没的王朝总是平覆一个辉煌的王朝。在清朝历史的足迹中,我找到了属于康乾盛世的那一个,盛世滋丁,安居乐业。但毕竟康乾盛世毕竟只是昙花一现!更何况其经济水平、军事实力远远比西方的欧美国家落后呢。到了晚清,一时的盛世瞬间便成空中楼阁——1840年,英国第一次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开炮,外国商人摄尽所能,大量_浩浩荡荡破门而进。_泛滥,泛滥了中国人们的心;_蛊惑,蛊惑着麻木不仁的沉默者。它的一声炮响打破了沉醉于“天国”的美梦。这只是一个王朝沦陷的开始罢,翻翻沉重的历史吧——第二次_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血写的事实刺痛了双眼。今天的我们不能仅仅为外来的侵略者的无理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感到愤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透过历史看清了所谓的文明人的嘴脸,当他们擦亮自己的鞋趾高气扬时,还不知道脚底下踩碎了多少他们的`“文明道理”。他们一次又一次在古弱国土上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野蛮的分赃。回观历史,那些岁月已过去,我们更应该拨开一切来看清自身的问题:闭关锁国,思想落后,这都是一个民族致命的弱点。当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枪毙时,看看呐,围观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啊!麻木的心有谁能唤?麻木的人有谁能唤!

这时,辛亥革命就在民族存亡那一刻,爆发了……

我要大声呐喊,为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你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观看历史,我们看到:在檀香山上,在兴中会中,烈火待燃,炮火待发。各国志士,华人华侨决心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共和国。当武昌起义的炮火打响,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正在给他的妻子写《与妻书》……他的眼泪潜然而下,滴落化成了墨,写不尽的缠绵悱恻,舍不得搁笔,一阁,就是永别。他没有悲悲切切,而是大义凛然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爱国气节。再看秋瑾被捕后,英勇不屈。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秋瑾被押到绍兴轩亭口刑场,她目别祖国蓝天,慷慨就义,年仅31岁。她以一腔热血,终于唤醒了中华民族;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仁人志士,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探索新中国,挥洒自己的满腔热忱……

辛亥革命的炮火,响遍武昌城头。连绵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终成历史。悲哉!秋之为气;壮矣!瑾其可怀。寂寞黄花,碧血永悲:风云变色,埋恨千古。青山有幸埋忠骨,有多少为革命而付出了鲜活的生命,而他们的功绩是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的风沙所冲刷,永远不会……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今天这个用无数生命会换来的世界!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6篇

最近,我观看了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手》,这部影片由抗美援朝冷枪冷炮战中神枪手事件改编而成,由小见大,以微见真,影片中通过狙击五班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间的斗智斗勇,深刻展现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战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大无畏精神。

在这部影片中,纯白的雪,鲜红的血,漆黑的枪,这三种颜色构成了影片的主要色彩,没有狂轰滥炸的特效场面,只有在一望无垠的冰天雪地和被炮击后的焦土中,战士们手握冰冷的枪与敌人精准厮杀,而那雪地中每洒下一抹鲜红都预示着一条生命的逝去。面对凶狠强大的对手,我军狙击手们没有任何退缩畏怯,这与敌方的怯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士兵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甚至比我们还要年轻,他们眉宇间的昂扬斗志和勇气令人叹服。最后在干掉最后一个敌人后,狙击五班只剩下一位士兵,这场遭遇战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身后就是祖国,所以没有人后退一步。

这部戏给我看到的不只是那个年代一名狙击手如果在没有高倍望远镜等高级装备的情况能百发百中的高超技能,还有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钢铁意志以及命令就是一切的军事素质,更体现作为中国人应有的家国情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场景,为救战友勇敢抗钢板的孤独身躯,被敌人火力压制英勇就义刻画出战争的残酷,为完成任务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尤其是班长那场身中多枪仍然要同敌人同归于尽,真的很揪心。

看整个电影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完全进入了那个战争年代。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看到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大永18岁、胖墩21岁、亮亮19岁、小徐18岁……这群平均年龄不过20岁的志愿军狙击战士,将他们的青春定格在了朝鲜战场上,守护了祖国的繁华与安宁,我眼泪就感动的掉下来了。在冰天雪地里,战士流淌的热血跟白雪形成了鲜明对比,战争的残酷直击心灵。也正是这群平均年龄不过20岁的志愿军战士牺牲了他们的青春,才有了我们的青春。我们更应感恩今日的和平与安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做到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直面挑战,积极为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带动”,向“创建行业前三甲,对标高端一流,打造数字化现代化农业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第7篇

周末偶尔刷视频看到《高山下的花环》片段,索性上优酷搜全片来看,看完感慨良多,为投机取巧的军二代赵蒙生而愤怒,为心直口快的靳开来救了全连的命却没被记功而难过,为正直守信的梁三喜家属而感动。

全片开头,“军二代”赵蒙生,被母亲动用关系送到部队担任指导员。实际上,赵蒙生只是到军队镀金,随后就将“曲线转正”。在连队迎接他的,是电影的另外两个主角:连长梁三喜和炮排排长靳开来。

连长梁三喜家境贫寒,但尽职尽责,待人真诚,深受大众喜爱。梁三喜的高尚之处不只是他爱护战士,顾全大局,更在于他的诚实守信的品质。他在战前给妻子的信里写到,自己因给父亲治病借了欠别人和公家620块钱,如果自己牺牲了要妻子用他的550元抚恤金和家里卖猪的钱替他还账。后来,梁三喜真的牺牲了,他的母亲梁大娘和他的妻子韩玉秀抱着他们刚出生未满月的女儿千里迢迢地来到部队,而且是下了火车不舍得坐车,步行了几天几夜,最终把620块钱还清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操啊,俗话说:“人穷志不能短”,梁三喜他们一家诚实守信,坚守“人死帐不能赖”的道理,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活的有尊严有骨气!当然在一些欠账不还的老赖看来可能就是傻子所为。

得知自己的指导员要临阵脱逃,梁三喜再也顾不得形象,大骂粗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你们都涌到部队里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脑袋要回大城市。”并对赵蒙生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相比一副人民子弟兵形象的梁三喜,靳开来是一个心直口快的武夫。因为说真话得罪上级,他一直未获升迁,直到战争开始前才被提拔为副连长,用他的话是“战前赏了一个送死的官。”这说明上级并不否认他是英雄。当战争打响了,他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最后为了救活全连战士,违反纪律去砍甘蔗,结果踩到地雷壮烈牺牲。因为他的牺牲不是去堵枪眼,所以他牺牲后竟不被基层领导承认是英雄,不给他发军功章。这引起了全连战士的不满,大家都说了“如果不给靳开来同志立功我们就不干了”之类的话,就连雷军长知道后也说:“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难容!”

靳开来当然不喜欢赵蒙生这种吃奶油蛋糕的“军二代”,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甚至说“要自费到北京去上访”。这几乎是“三十年”后,中国百姓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特权阶层和大众子弟的对立。

战争山雨欲来,部队即将开拔。赵母不想让儿子去送死,她试图在最后关头动用关系,把赵蒙生从军队拉出来。她把电话打到旧日战友、现任军长雷震那里。这让雷震很恼火。随即,他在大会上当着全体官兵的面,把赵母描述成“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并怒称“老子要把她的儿子第一个送去炸碉堡!”当时的观众听起来很过瘾,现在的观众听起来一样过瘾,雷军长这个角色也得到了升华,他原本是被赵蒙生的母亲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活了下来,然而他却“不近人情”,不走后门,不拉关系。这不是不讲人情,而是讲天理。雷军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他的儿子“小北京”凯华也送上了战场,最后壮烈牺牲。军功章送到他面前时,他亦老泪纵横。

战前最后一顿晚餐,靳开来举杯对梁三喜说:“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后来,两人果然牺牲。军人也有家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在明知会牺牲却能义不容辞,这种军人形象让人肃然起敬。同时也说明拥军优抚的必要性,没有先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我们要从心里敬重这些最可爱的人。

这部电影里面说了很多别的导演不敢说的、不敢拍的内容。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片就会被禁,同时后面有情节也很感人,还是赶紧刷了为敬吧!

上一篇:阅兵观后感500字(8篇)
下一篇:电影观后感开头(必备12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