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1课读后感800字(必备6篇)
27
2023 / 11 / 23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们共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档栏目。
看完后使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在如今幸福生活的背后有怎样的辛酸与劳苦。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红军战士们用血与汗编制的奇迹!
第一节课是胡正先老爷爷向我们讲述当年过祁连山的.情景:48天没有见到一口粮食,战士们脚上穿的鞋是用稻草编的草鞋。而有些战士什么也没有,只能赤脚走路,被三棱刺扎的满脚是血。可即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红军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向目标前进,定能取得胜利!
第二节课贺陵生叔叔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贺柄炎将军。他十七岁时便用智慧一个人抓回四十七个俘虏。他三十二岁时因打仗右臂中了子弹。情势所迫,没办法。只好把他绑在一个木板上,用老百姓家中的锯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历了2个多小时漫长的时间把胳臂锯了下来。这是凭着一个怎样的毅力啊!面对生死、面对疼痛、面对挫折,他却只是冷静面对,坚持不懈。这种精神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
第三节课耿莹老奶奶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父亲耿彪的长征故事。那时环境恶劣,没有食物可吃。他们每人每天支持一颗黄豆来维持生命。一颗黄豆啊,谁能填饱肚子?但他们却做到了。这哪里只是一颗黄豆?更是一份决心、一份坚持、一份不屈!
第四节课航天员王亚平向我们讲述了航天训练时的艰苦。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是要有信念和不懈积累而成的。成功是属于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咬牙坚持,终会迎到前方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不单是长征精神,更是每个人成功的奥秘。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没有苦痛的经历,哪会尝到甘甜的滋味?让我们举起双手,接过先辈的旗帜;坚定信念,传承长征的精神;扬起风帆,寻找成功的彼岸!
金秋九月,一眨眼又到了开学的日子,伴随着开学2021年《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节目在八点就准时开播了,伴随着歌曲《妈妈叫我一支歌》,主持人康辉、撒贝宁向全国的同学们问好。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第一篇章是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_宣言》中文全译本展开故事讲述。节目组也邀请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先生,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_先生之孙,他今天深情的讲述着这位爱国先烈的革命事迹,让我们更加贴切的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先烈。
第二篇章是“理想是石,铺就奋斗征程”为主题,接下来出场的是“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都尔汗·拉齐尼和拉迪尔·拉齐,女儿都尔汗的理想是当一名军医,12岁的拉迪尔承诺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随后中国_的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她为我们述说了他父亲的事情,这让我们知道了新时代奋进者群像,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第三篇章是“理想是路,开启幸福生活”为主题,第三篇章邀请到谢兴昌和张桂梅校长,他们都分别述说了他们的故事,这让我明白了祖国这一路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第四篇章是“理想是光,照亮复兴之路”为主题,随后我们看看到了很多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奥运健儿,英雄航天员等还有很多英雄我都记不清了,他们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今年是,所以金秋九月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让观看过的我们,内心甚是感慨万千。回首中国_这100年的风风雨雨,不禁感叹与敬佩党的伟大和坚强,倘若没有了中国_,新中国就不会存在,我们也就不会有机会生存在如今这个幸福的时代。
同时看着祖国日渐强大,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先辈们的功劳,而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随之好好的报答祖国的栽培,我为中国感到骄傲,祝愿中国越来盛世。
今天是九月的第一天也是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日子,象征着新的学期新的寄托。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今年的开始第一课带着我们温习励志故事,培养受众的爱国情怀,积聚成长能量。
在节目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时代一直进步,我们作为新青年同时也要跟着进步。还有就是更多的去了解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景象,是因为有历史洪流中许许多多的祖国青年用自己一生去捍卫与守护,至此我们要更好的奋斗,不要辜负的祖祖辈辈的辛苦付出。
从王博教授《儒藏》到金晓明给我们讲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让我知道了要多去读书。同时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树立三观、蓄积力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了解中华的文化,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祖祖辈辈付出的努力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了解到这个宇宙之大。就《儒藏》这本书就10亿字,我可能看不到这么字的书,但是我知道《儒藏》蕴含的中华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同时让我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真的很不错,同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和不会忘记的印象,我想我这一辈都会记住的。他们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故事,让我作为一名新青年,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语使命。让我们从这一学期,从今天开始努力的去学习。让我们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加油新青年,祖国的未来靠我们去努力,去奋斗!
九月一日是新学年的第一天。这天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这个节目让我很感动,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汉字从古至今都没有中断过。主持人说我们今天学习汉字,书写汉字都是在跟古人对话,这让我感觉很神奇,仿佛我们的祖先在一笔一划地教我们写字。我最喜欢的是武术课。武术冠军和武校的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吟诵“故今日之责任,不再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看完之后真叫人热血沸腾,我为自己是中国少年而自豪!
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妈妈说:我正在学习的琵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我们认真写字、吟诵古诗、习练琵琶都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都学好,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少年!
9月4日晚上8点,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第一课的主题是爱国。为我们讲述《义勇军进行曲》的是秦怡老奶奶。秦怡奶奶不仅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透露了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份,让我们了解国歌诞生的背景故事。
第二课的主题是勇敢,第三课的主题是团结,而我要说的是第四课的主题“自强”。七十年前我们获得了世界反_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那个年代,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来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这印证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7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有了现代化的军队,我们更有了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中国,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骄傲地站了起来。这让我明白了:自强,国家才能振兴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国家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开学第一课》上,我们共同聆听了英雄的故事,并把他们伟大的名字永远铭记在心间。爱国、勇敢、团结、自强,这些在_中闪光的精神,是英雄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但这样的精神依然会激励我们成长。我们敬仰英雄,我们要牢记使命,各位同学们,开学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勇气和希望,继续勇往直前吧!
开学的前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期的主题是美在你身边,节目分为“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四个篇章,首次让普通民众与航天员、奥运冠军等一起登上主讲台。最美司机吴斌的女儿吴悦,80后乡村女教师邓丽与航天员刘洋、奥运冠军陈一冰、焦刘洋、叶诗文以及姚明、林书豪,画家韩美林、学者于丹等明星一起和我们分享了美的感悟。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就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_
用我们的眼睛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美好事物。
美是太阳,当太阳徐徐升起带来光明,是最耀眼的;
美是老师,当老师在讲桌前认真教育学生学习,是最美的声音;
美是家人,当一家人团聚一起吃饭欢笑,是最温馨的;
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走在校园,向老师问好的声音,这也是美。
美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身边美好的事会处处存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用心感悟生活,品味生活。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在你的身边发生,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我都会如期观看,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喽!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围绕“英雄永不朽”的主题,一共有四课,分别是:第一课“爱国”,第二课“勇敢”,第三课“团结”,第四课“自强”。这四个词都是当年抗日战争的战士们留下的闪亮点,我们应当把它们继续传承下去。
几个故事,我都深有感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放牛郎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凤凰传奇唱完了这首歌之后,何老师告诉我们,王二小为了保护逃难的乡亲们,鬼子叫他带路的时候,他很顺从,但他转了一个大圈子,把敌人带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鬼子知道上当了,把王二小凶狠地杀死,他才年仅13岁,便牺牲了。
王二小的原型是来自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村的一个阎富华的孩子,他是儿童团团长,他为了保护弟弟,乡亲们,报纸和电台,把伤亡减到了最小,警报笛响的时候,大家乱成一团,纷纷逃跑,哥哥对弟弟说:“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跟着电台,和大家一起走,鬼子来了,我不放心。”弟弟跑着跑着,想起了哥哥,便绕了一圈,走到山顶,看见哥哥被鬼子抓住,鬼子叫他带路,他故意绕来绕去地拖延时间,为大家争取宝贵的撤离时间。然后又把鬼子带到武装梯队的埋伏区,枪声“啪啪啪”地响,鬼子这才知道上了当。这时的阎富华一把抱住鬼子的大腿,誓死一博。但因人小,力不从心,凶残的鬼子将长茅从他的'后背穿到前胸,摔下了悬崖。他保护了乡亲们和电台,自己光荣的牺牲在悬崖下,鬼子被打得一个不留,多亏了阎富华这位当知无愧的小英雄,他的勇气令人钦佩!
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是我们的先烈留下的优点,我们要把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传承下去,好好读书,为祖国争光!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给我们全班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于是带着这个任务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节目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并邀请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微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毛青等共同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抗疫期间所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出场的是我们最尊敬的钟南山爷爷,爷爷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名字的来由与含义。“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的医护人员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钟南山爷爷语重心长的说出这段话让我感触最深刻。
陈徽院士秉持着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信念,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也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最有效的科学手段。
张文宏用生动伤感的语言结合简洁直观的动画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
开学了,一切都是新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能忘记今年所发生的一切,更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在未来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秋九月到来了,欢快的暑期也结束啦,要迎接新学期新挑战。这天最期待瞩目的一件事就是《开学第一课》的播出。这是一档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对于中小学生起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也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节目的播出。
《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开始央视与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教育节目,对于刚放完暑假的我们有着良好的引导教育作用,而且每年的节目主题都是围绕时事热点主题,弘扬正能量精神。
随着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致辞,节目拉下了帷幕。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见识到党的艰苦且伟大的发展历程,也认识到祖国如今繁华昌盛景象,是多么来之不易啊!看到先辈们抛开儿女私情,前赴后继、保家卫国的英勇就义之举,这一副画深深刻印在我的内心深处。
《开学第一课》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堂课教会我身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继承并发展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肩负起历史给予我们的使命感,展示接班人的风采和价值。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为祖国未来美好发展做贡献吧!
9月1日,是我们又一次回到校园开启逐梦之旅的日子,晚上八点,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和全国的小朋友们一起收看一年一度《开学第一课》,一起筑梦未来。
前几天就好奇“理想照亮未来”这一主题会带给我们什么节目,今天谜底解开了。开篇讲述了革命伟人追寻革命理想、坚持真理、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其中那首纸短情长的诗“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深深地映入脑海,那是_地下党员蓝蒂裕牺牲前在渣滓洞中戴着手铐写给他年仅5岁的儿子耕荒留下的嘱托。那张小纸条,短短的76个字,却是一个伟大父亲写给他儿子一生的嘱托,我们还看到72年后的耕荒上台含泪回信告慰父亲“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是啊!碧水蓝天、美丽山河美如画,但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这是无数革命先驱们留下的那份不畏艰难的保家卫国情,是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无独有偶,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女孩——都尔汗·拉齐尼讲述了她父亲的故事。那句“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道出了她一家三代护边守边的故事,她的英雄父亲拉齐尼·巴依卡因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照亮她和弟弟的梦想。她说长大后要当一名军医,她的弟弟拉迪尔回忆他八岁时跟爸爸一起去巡逻的场景,虽然危险、艰难,但是他仍然坚持长大后要做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护边员。多么伟大的梦想啊!当他们姐弟俩一起唱起爸爸生前最爱的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用火一样的满腔热情追寻着纯洁的梦想,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做一朵有梦想的花儿。
故事中的父亲是伟岸的、让人敬佩的,父亲的嘱托更是沉甸甸的。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百年前的烟火,也没有走过边防的艰险之路。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受洗礼,一定要做个心怀梦想、乐于奉献,拥有保家卫国情怀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