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观后感(推荐7篇)

个人学习 16 2023-10-20 22:57:51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1篇

有幸能在《湄公河行动》上映的当天看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导演林超贤和_的合作。电影是根据 “湄公河惨案”真实事件改编的。整个事件国人皆知并且为之愤怒。全球人也纷纷谴责。所以在此不再重复这个案件的过程。电影里我们看到了糯康团伙的凶残。导演林超贤非常擅长拍摄枪战电影,成名作不是获得金像奖的《野兽刑警》,而是前一年的《G4特工》。随后无论是《证人》《线人》还是《火龙对决》《逆战》,亲情+情义+动作枪战,是林超贤的长项。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节奏总会让人捏一把汗。但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残酷一万倍。

整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中,大反派糯康及其手下,以及成立三国合作中心等很多细节,都是基于真实事件。当然炸总部那段是虚构的了。但娃娃兵确实是有,本片的顾问,就是当年负责案件的组长就是_禁毒局局长刘跃进。由此可见,当时情况是很复杂和危急的。电影呈现的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参与行动的公安人员承担的风险远比电影中的呈现出来的更加危急。电影永远是电影,一旦有人牺牲,我们会伤感和遗憾。但是现实中一旦有人死去,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办法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造成的损失和伤是无法填补的。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电影里啸天被击中的那里。只被草草的放在那里。当人们对缉毒的警察致意崇高敬意的.时候,别忘了在你看不到的那些角落里还有各个警种值班巡逻,社区和基层干部民警、辅警反复的入户走访……所有不敢松懈一丝一毫的坚守,才让让我们所在的地区、城市,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能够在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里生活着。这种安全感都是由一种看不见的伟岸身躯在抵挡着邪恶。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2篇

影片给我的感觉来说非常棒,场景真实,情节连贯,全程无尿点。由于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想这些桥段是不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

影片刻画的_阵营的小孩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来说的就是电影中的三幕关于小孩子的场景。

第一幕是毒枭糯卡所在的营地上的小孩子围在一起玩_博。参与游戏的小孩轮流对准自己的头部扣下左轮枪的扳机,在惊险过关之后,小孩吁了一口气之后表情立刻变得轻松愉快。玩了几轮之后,有一个小孩不幸中枪,围观的小孩顿时热闹起来,像是庆祝同伴的死亡。

第二幕是在专案组在商场追击毒枭的过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将接近毒枭小头目,在靠近_时遇见一个小孩子,小孩子从提手包中拿出枪扫射特警。小孩表情冷峻无情又带着点不屑一顾,而特警遭遇扫射最后只能截肢保命。

第三幕中的小孩成为了炸弹。首先毒枭给了一个小孩吸食,并对他说你是我的勇士。随后就这个小孩就出现了中缅老泰四国联合调查中心的大楼中,被调查组警察发现携带炸药之后,小孩淡定的掏出枪对警察进行扫射,最后大楼内发生爆炸,伤亡众多。

我在观影的时候会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愤怒,觉得这些小孩太单纯,对死亡无所畏惧,对生命缺乏尊重。但是再仔细想想,小孩子去做这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缘由因果,真正可恶的是那一群_,是_利用小孩子的单纯去诱导他们作案。

影片中扫射特警的那个小孩并没有死,具体他去哪儿了电影中也没有透露。如果他被放了出去,以后长大之后会不会变成大毒枭,会不会变得心狠手辣?如果这个小孩子被善意对待,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会不会戒掉毒,会不会善意的'去对待别人呢?

在缉毒过程中,肯定会有警察因公殉职。就算像电影中的那位特警包住性命,却也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为正义奉献的人们,才有我们的幸福与安全。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正竭尽全力,把黑暗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也许看不到吸_毒对我们普通民众生活有多少影响,正是因为有人将吸_毒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隔离开来。而这些人,也为湄公河大案中十三名无辜的中国公民讨回了清白。

最后,向缉毒的警察致敬,是你们为我们挡住了黑暗。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3篇

《湄公河行动》的故事是根据20xx年发生的“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电影中的人物全部以“湄公河大案”中的真实罪犯为原型作为基础来呈现出的。据说,为了最大程度接近真相,工作人员把金三角惨案制造者“糯康”的庭审过程作为拍片参考,并深入“金三角”考察环境,甚至为了探秘当地的毒交易,主动接近与毒有过接触的人。拍摄时期,该片首次拿到“境外持枪”许可,_为本片的道具、装备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支持,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反毒大片。

糯康因中国商船不肯交保护费与缅甸方面曾征用中国商船攻打_团伙老巢等原因一直对中国船员怀恨在心,所以,才发动了一起让人惊心动魄的惨案。

20xx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个渔船被糯康手下分押到泰国清莱府清盛县央区清盛湄赛路一果树处停靠,商船被拴到树上,他们将13名中国船员残忍杀害,然后抛尸入水后乘坐快艇逃离。事后,糯康对手下进行了训话,要求千万不能说出去,谁要说出去不但自己死,连子女也不会放过,最后给每个人发了1万泰铢以及一部分毒。

案件发生后,经过10个月惊心动魄的.追捕,糯康及两名手下在老挝孟莫码头被警方抓获。“范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终于兑现了。

在金三角一带,糯康被当地武装分子称为“教父”,他掌控着“金三角”地区最大的非法武装_集团。并残忍的训练了一批童子军作为杀人武器,情节极其恶劣。

面对作品中主人公的正直表现、以及拿出正义之剑的形象,进而看到还原真相的那份闪亮。而我们,不仅仅因为它是警察题材便去关注和分享,更多的时候,想必是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发出温度的正义情感。更让我们看到了公平、正直、勇气与果敢!

正义必胜!铲除邪恶!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4篇

刚看完《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湄公河行动》,是通过“湄公河惨案”改编。在20年10月5日上午,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被称“湄公河惨案”。

该案在当时震惊中外,_还亲自督察案件进度。也因为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所以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湄公河行动》表面上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但本质上是“犯我国民者,虽远必诛”,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价。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只有个体得到了尊严,集体才会有荣誉感,为什么这部电影能看的热血沸腾,也正是因为本片一直强调的,为13位中国公民找回尊严,国家才更加有凝聚力,这比空喊几句爱国的强大太多。所以,电影的'意义已经大于电影本身。满满正能量,振我国威的一部大片。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5篇

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无疑是国庆档电影中最大的亮点,好吧,似乎这个国庆档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电影,也因此,更为突出《湄公河行动》的诚意十足。

我一直觉得,自吴宇森与杜琪峰之后,香港的枪战片真的是在走着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当然这种下坡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坦荡,至少也曾有过《无间道》的一时无两,至少还有林超贤的极力阻拦。林超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当年拍《英雄本色》那会的吴宇森。进入千禧年,香港的枪战片似乎一直是在作战、正邪对抗这些极端对立的双方面之中斡旋,某种意义上,这种格局似乎已经为香港的枪战片定了型。自然,林超贤也没有跳脱开这个格局,只是一定层面上,他的电影似乎为这种格局拓宽了更广的空间:《重装警察》、《冲锋陷阵》、《逆战》中相爱相杀的兄弟情;《证人》、《线人》中隐藏在厮杀逃亡表面后的爱情;《激战》中拳拳到肉的热血中又不乏最根源的温情;《魔警》中的外衣下裹着的是人性的入魔。林超贤习惯于在那些见惯不惯的正邪对立之中加上更多关于“人”这一物种的诠释,大概吧,真的可以这么说,属于林超贤的枪战时代已然来临。而此次的《湄公河行动》,更是香港枪战片在创作上更深入的拓荒,即不再局限于在香港这亩地上“挖坟”。

可以这么说,《湄公河行动》就是一部拍给当局者看的主旋律电影,就像《建党大业》、《建国大业》这些高唱颂歌的片子。只是《湄公河行动》中的主旋律色彩多少是有些异化的,毕竟它的操刀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于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主旋律以外的东西:譬如说娃娃兵、肉身炸弹、虐杀俘虏等等。这些本身带有政治敏感的元素此番能够登堂入室,多少是有些“千年等一回”的味道。诚然,这并不能说明_的审核制度已经足够开明。某种角度上,这倒颇有些“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意味,也就是说,电影中的那些血浆暴力、政治敏感的元素倒更是在衬托出了湄公河真实案件中的艰辛与不易,以此彰显出我国警备实力的突出。

至于《湄公河行动》的弊端,一方面《湄公河行动》在极力营造那些正邪交战、险象环生的场面,另一方面也将其推向了似乎只是一部场面之作的尴尬中。场面化的过于追求,带来的无疑是剧情的浮夸性。本身《湄公河行动》改编自前几年的真实案件,这种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真实案件的还原,以满足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心中的好奇。而《湄公河行动》多少有些大而化之的意思,这种大而化之完全是建立在枪械格斗的场面上的,给予我们一种不真实感;再者是电影中反派人物的过于脸谱化与模板化,似乎天生就是站着挨子弹的这些角色设定,也将电影的空泛与浅薄表露无遗;三者是正邪双方过于极端突出的对立,正者大智大勇、邪者大奸大恶,也把电影拉进了俗套的机械化模式中;再另外是过于突出的个人英雄主义与打不死的主角光环,也只能让其流于商业电影的河床中。

当然,无论《湄公河行动》的剧情是多么的败絮其中,至少它的金玉其外也足够将其完全遮掩。《湄公河行动》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单单是那些血浆能在我们眼前爆裂,也就足够。另外,在一定方向上,《湄公河行动》或许算不上“新瓶装陈酒”(内地主旋律电影的外衣,港片的内核)的开先河之作,毕竟前有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只是,相比《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港片内核更为突出与显眼。大概吧,从这两部电影来看,港片与内地元素的交融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尖锐生硬,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异化真的是带着光明的。我并不是说,内地拍的主旋律电影有多么的糟糕,可能是碍于或多或少的文化差异,至少内地主旋律电影的人文主义倾向是港片远远不及的。单单从这部《湄公河行动》来看,它的人文主义关怀似乎也只是停留在片尾打着致敬的那几行字幕中。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6篇

《湄公河行动》的成功,让观众看到,即使在小花小鲜肉偶像当道的娱乐时代,主旋律电影仍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尹鸿觉得,当下观众的需求多种多样,包括追求娱乐,但是对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认同渠道。“过去观众们都去追捧小鲜肉偶像片,是因为我们没有提供很好的认同通道。”

目前对《湄公河行动》的诸多影评里,频频出现“好莱坞化”“中国好莱坞”的字眼。但尹鸿表示,大家用不着去追求“中国好莱坞”“好莱坞在中国”,人类原本就有一些共享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分国界。

“好莱坞是受全世界欢迎的,好的电影不仅能满足本土需要,更可能是世界电影。所以我们主流价值要和人类普遍性价值之间达到融合,这样中国电影才不仅仅是中国的,还能被不同国家地区观众接受。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一点过去香港电影做得不错,当年至少在亚洲地区非常受欢迎。将来中国电影也应该这样,在更宽阔的地区被接受。中国不仅有自己主流价值,还能和世界文化融合。”在尹鸿看来,完全不用过度强调中国性,中国电影应当越来越走向世界化、全球化。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第7篇

10月5日,是“湄公河惨案”15周年。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前,电影《湄公河行动》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近两年,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很多,比如《解救吾先生》、《亲爱的》,韩国在这方面特别有经验,像《杀人回忆》、《熔炉》、《追击者》、《那家伙的声音》……叫好又叫座,咱们中国也应该多多开发这一领域。

《湄公河行动》将视角再次集中在_这一题材上,重现当时破坏案件、勇斗歹徒的情景,国际协作,四国联手,上升到公民权益、国家政治的高度,格局一下子升华了!

不过,总也不明白,像印度、泰国、老挝、缅甸这样的国家,都是非常信封佛教的,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样的国家却屡有犯罪发生,比如震惊世界的印度*奸案件,常年浸淫在_中的金三角地带……那些_为了对抗警方,居然训练娃娃兵,让小孩去参与行动,去杀人炸警局?!太残忍了!

从视觉效果上讲,本片炸裂感十足!看着老带劲了!

动作戏、跟踪戏、枪战戏、追车戏,商场追击、丛林野战、船艇相撞、直升机救援,可谓是海陆空齐上阵,上天入海,飞天遁地,紧张刺激的让人都来不及呼吸!

三分钟一个小高潮,5分钟一个大任务。咱们中国警察一直在和毒枭抢人,先开始是抢证人,然后是抢_,最后是抢大头目,一直在争分夺秒、拼死搏斗,而且前面的几个回合,我们都一直在输,每次都是接近成功,但最后功亏一篑。看的特别的`揪心!而这也正反应出这场战役的困难性和危险程度!

到目前为止,这是20××年最惊心动魄的国产动作片!

张涵予这在本片中再次过了一把“座山雕”的瘾,现在张大叔也有点被套路化了,他演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看似奸邪实则忠良的卧底角色虽然轻车熟路,但演得太多,也缺乏新鲜感。

倒是彭于晏,虽然跟林超贤第三次合作,但这次造型上可谓是千变万化,长头发、大胡子,在列车上为逃避追杀秒表小鲜肉。在角色设计方面,他所饰演的“金三角特情”也较为复杂,本来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因为恋人突生变故而长期潜伏在敌人身边,他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确实发生了变化,比如他在开场审讯线人,手段极其残忍,最后为了给女友报仇,竟然擅自开枪杀死了_。但不管他使用什么方式方法,不管他多么不守规矩、突破法律,那颗惩处罪恶的正义之心没有变!就我个人观点:在非常时期就要采用非常手段,对待恶毒之人,就要用恶毒的方法!

除了两大男神之外,陈宝国、孙淳等实力老戏骨,吴旭东、伍麟凯、战立国等新生代阳刚铁汉,也为本片增色不少,这确实是一部热血上涌、攻气十足的男人戏。

上一篇:天空之城观后感(优选11篇)
下一篇:观后感英文版(9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