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观后感(5篇)

个人学习 18 2023-10-21 02:16:46

血战湘江观后感 第1篇

长话短说,先抛结论: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故事不拖泥带水,极速狂奔血战到底,不失为一部节奏鲜明风格很硬的史诗电影。

纵观长征史,血战湘江这段历史是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分水岭。女导演陈力这部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大可以用“悲壮”和“惨烈”两个词汇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历史片,但《血战湘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而是一部风格鲜明气质硬朗的新主流电影。譬如,尽管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但对故事主线的陈述和情节推进上绝不拖泥带水,而是通过时间节点和战争的场面进行快速推进。

所以,看《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时,你的思路一刻都不敢放松,而是随着故事的快速推进极速奔跑,内心沉浸在两军交锋、战役场面上不能自拔。这是一种很刺激的观影体验,这也意味着,你全身每个细胞都被剧情带着走,而不是沉浸在爆玉花之中。

事实上,和那些媚俗、无聊、商业的爱情电影不同,这也是一部很不适合吃爆玉花的片子,相反,如果你想提高男性气质,或者说让雄性荷尔蒙、肾上腺激素巴比胺直线上升,或者让自己很Man的话,我建议你来看这部片子。

因为,这部电影节奏很快,风格很强,很有《血战钢锯岭》的味道。但和《血战钢锯岭》中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不同的是,这部《血战湘江》战争格局更大,气质更硬,战争场面更惨烈。身为一个战士,两军对垒,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子弹击中,倒地赤红的血水里。

在某种意义上说,《血战湘江》中的战争场面中,多次出现战士倒在血水中的场面。战士倒在血水的瞬间,血水涌上尚有余温的肉体。前一刻,战士还是热血之躯,下一秒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此中悲壮,惨烈程度,非语言所能形容。

孙子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一方面红军战士迎接_的阻击,一方面是大部队极速奔走,横渡湘江。所以,就《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来看,在冰与火的体验中,影片充满极速狂奔血战到底的战争气质。这样的气质,发人深省,让人侧目,却又不敢掉以轻心。

换言之,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创作拍摄的这部战争史诗片《血战湘江》的出炉,既是一种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回归,也是理想主义者对信念的终极坚守。这正是生活在在今天的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所在。

血战湘江观后感 第2篇

历史上,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战场从雷口关血战,到新圩争夺战、再到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大小战役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抗日战士都无惧生死,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而奋战。如果这些牺牲的战士泉下有知,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我想他们会感到欣慰吧。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地向前走……当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会让人有无限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也许,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影片中,大战在即,_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上万将士齐呼:“誓死保卫_过江”陈树湘要求大家:“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大家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要说这个是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怕,那就是死亡了。但是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人民。在国家解放与人民安康的面前死亡对于抗日战士来说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换回了祖国的未来与明天,我们年轻人生长和平时代,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忍。但是如果你设想一下,如果你回到那个年代,你会将生死置之度外吗?

血战湘江观后感 第3篇

电影暑期档一向是各类商业大片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暑期档,院线迎来了一部让人震撼激荡的电影——集结一众当红硬汉明星,让他们流血流汗硝烟中嘶吼激战;全新视角的英雄史诗商业巨制,拥有胜过《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般真实残酷的不可思议的火爆场景;是一部战争巨制,在整部影片中,音乐赋予了电影更为激荡的艺术气质,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婉转柔情,用豪迈而富有生命的音律谱写了湘江战役的英雄主义情怀。这样史诗级的音乐,出自外表优雅美丽、温柔似水的居文沛担任作曲及音乐总监用音乐震摄心魂……6月29日,英雄史诗级巨制电影血战湘江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新闻发布会,主演保剑锋、王霙、董勇、王大治等,作曲及音乐总监居文沛出席了“高品质硬口碑”的“强悍”新闻发布会,与大家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心得。

赞美、荣誉、大奖……让居文沛同时也深深思考着一个深刻的艺术命题:如何用音乐、用表演,去传递自己对于战争与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短暂,但对于生命的思考是无限的。杰出的战争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战争场景的残烈,更呈现深刻的人性,在战争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的智慧、精神和力量都是一种极致的爆发,艺术家要以不同的哲学思考来呈现。”无论是早已被奉为经典的《辛德勒名单》,还是情怀与视觉双重震撼的《拯救大兵瑞恩》,抑或是在2016年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血战钢锯岭》,这些作品都注入了艺术家对生命与人性的思索。居文沛表示,自己未来会将内心的哲思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在不同形态的作品中。

有人说,颜值可以以一敌十,集作曲、演戏等多领域才能于一身的美女作曲家居文沛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也有人说,这样优雅柔美的外表下,竟然有一颗不输男儿志的心!或许这就是居文沛多变迷一般的艺术魅力所在。

血战湘江观后感 第4篇

硬派电影是市场刚需!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每年都需要产出自己的硬派电影。去年一部《血战钢锯岭》让美国人硬气了一整年。今年,咱们中国影迷终于也可以硬气一把了。因为咱有了一部叫《血战湘江》的战争片。其硬派程度比《血战钢锯岭》有过之而无不及。两者皆成功诠释了“血战”主题,让那些不够硬的战争片都沦落成了动作片。不出意外的话,你们的年度最硬电影殊荣八成八得归这部《血战湘江》所有。没错,它是国产战争片的又一座高峰。

于艺术手法上有经验、于创作态度上有执着,《血战湘江》不仅燃,而且硬。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更被主创提炼出情节紧张的戏剧冲突。《血战钢锯岭》那种带着光环的主人公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这里不是奇迹的摇篮,而是湮灭了数万条生命的战场。整部戏有7000多人参与、用了2吨TNT炸药、80吨汽油。在这种硬派大环境下,就连王大治这种时不常演喜剧片的丑角,都能淬炼成钢,变身英勇无畏的硬汉。

在《血战湘江》中,囤儿依稀看到了几位熟悉的演员。为什么说“依稀”,是因为囤儿熟悉的那几位演员在片中已经被改造成了另一番模样。张一山、保剑锋、耿乐出演了战斗在第一线的师长团长等角色,挖掘出了实力硬汉的一面。尤其是耿乐和张一山,在前沿阵地打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了。之前听说有小鲜肉接演战争片,一听说要去军营体验生活便立刻拒绝。哎, 这种弱货真该组团去看《血战湘江》了,看看什么叫硬,什么叫战争片,什么叫男人。

最近故事十分牵强的《变形金刚5》再次凭借一番狂轰乱炸豪取票房。其实,这种绿幕加CG的场面戏,看多了很容易疲劳。还是实拍的真枪真炮对视觉的刺激最直接。《血战湘江》的战争戏无疑是国产片里的顶级水准。影片从一而终贯彻了片名中的“血战”二字。影片拉开帷幕的时候,前沿战场就已经是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程度了。几个重要的阻击战场更是统统从头打到尾。重武器、轻武器,战壕防御、冲锋肉搏,炮击、轰炸均一轮轮上演。白热化程度竟然随着剧情的推进,还能再上三个台阶。这就好比已经73胜的勇士队,还能通过得到杜兰特来进一步提升实力一样,必然会让观者瞠目结舌啊。

虽然外国战争片囤儿也没少看,但始终觉得八一厂在拍摄战争场面上是最懂得渲染惨烈感滴。片中战壕里的积水一点点变成红色,坚挺的牌楼最后终于禁受不住连日的摧残而轰然倒下,这些带有鲜明意象的画面,比单纯的高科技装备更让人感到震撼。硬,不靠说;战,我最强!

血战湘江观后感 第5篇

4月21日至23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在我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映,剧组主创人员亲赴现场与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这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怀的电影精品得到了我省观众的一致赞誉。

4月23日上午,血战湘江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展映,官兵们看得格外认真。片中惨烈的'战争场面、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让年轻的官兵感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强烈震撼。学员王世伟表示:“这部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让我很受教育,并且时时叩问自己,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军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学员唐嘉良则激动地说:“这部国产影片真正拍出了革命先烈的血性和气魄,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吸引年轻人走进影院,让他们不再一味迷恋国外影视作品。这部影片不同于所谓的‘抗日神剧’,它的细节真实感人,也最打动人。”

河北传媒学院是本次河北展映的最后一站,放映现场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甚至直接坐在了过道上。电影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特别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去走一段长征路,去感受一下革命先烈当年洒下鲜血和汗水的地方,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上一篇:艾青诗选读后感1000字左右初三(6篇)
下一篇:南京南京的观后感(优选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