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推荐5篇)

个人学习 7 2024-07-06 17:10:40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开学第一课》是一年一度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9月1日晚上8点,我和爸爸妈妈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纵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明。

今年的节目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_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等,用他们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和力量,传授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人物和事迹令我们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不到17岁的高中生陶伟报名参军。1953年4月,陶伟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第一次参加飞行战斗,他瞅准时机开炮,击伤一架敌机。一个月后,第二次参战的他底气更足,驾驶飞机边滚转边开炮,首创了志愿军空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的卓越战绩,创造了“空中拼刺刀”的范例。致敬老英雄!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70周年,我们将迎回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空军飞行员张威曾驾驶歼-20战机,为搭载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伴飞。“请志愿军烈士们看一看祖国的领空,看一看祖国的领海,看一看绿水青山……”向志愿军忠烈致敬!

昔日出征肩负重担,今朝归家国富军强。当歼-20与运-20列阵长空,我们以最高的礼遇,迎接志愿军忠烈回家。双机所飞过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每一座岛屿、山峰……都在用山河无恙四个字告慰忠魂。向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致敬!

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了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感受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而行;感受到了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勇往直前,承先辈之光荣传统,展少年之蓬勃气象,用实际行动书写“强国复兴有我”的壮丽篇章!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 第2篇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看完收获了很多东西。

很多节目很不错,让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高星老师讲述的人类的起源,听的我很入迷。我发现一块小小的甲骨文,一块化石,里面蕴含了百年的历史。今年的节目是一个接一个的好看。下面舒冬主持人出场了

带我们走进了自然世界。有美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我听着赵亚夫老师讲述农民的不容易,走到了今天。

自然看完了,下面就走进科学的世界。曹臻首席科学家的介绍让我对拉索观测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更是中国人在宇宙观测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到了最精彩的部分陶伟老师讲述他与战斗机的故事和张威飞行员的故事,他们让我明白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和牺牲。结尾还有一个讲述宇航天员景海鹏的故事,虽然很短,但是让我明白很多。

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是多么的自豪,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 第3篇

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节目生动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节目邀请了一系列杰出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奋斗经历,讲述了新时代的奋斗故事。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正能量、敬业、勇气、智慧和毅力,激励着青少年们奋发向上,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问天实验舱,通过AR技术还原实验舱,“太空出差三人组”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神舟十六号乘组告诉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同学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朱杨柱:“高三时想过,如果我‘上不了天’,就来研究上天的东西。”

桂海潮:“20年前,在广播里听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心中点燃了对航天的兴趣。”

景海鹏:“为了实现第一次飞天梦想,用了10年时间。”愿我们能勇于探索,奔向自己心中的梦想!

下一个实现梦想的就是我们自己了,让我们一起为梦想_、为祖国远航,一起拥抱灿烂的星辰大海。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社会责任上,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复兴添砖加瓦。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 第4篇

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观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收获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

节目中,王博教授介绍了《儒藏》这一宝藏级的儒家文献收藏,让我了解到这部巨著的编纂过程是如此辛苦和不易。《儒藏》由2亿字、282册、510种编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读完。然而,这个工程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个人的阅读能力。《儒藏》这个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不仅仅是一部巨大的文献编撰工程,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博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的故事。汤一介先生在高龄和病痛的困扰下,仍然坚持完成了《儒藏》的编纂工作。他的坚持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他的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

这节课让我明白,中华文明的传承离不开历代有志之士的守护和努力。正是因为这些才智横溢的读书人,中华文明才能保持五千年来的延续。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让我们能够接触到中华文明的精髓,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激发了我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我将以汤一介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开学第一课 2021秋季读后感600字 第5篇

今天开学第一课风雨无阻,依然是9月1日晚上的八点钟。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节目通过展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介绍了文化工程,分别是《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王博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我们了解到,《儒藏》的编纂过程需要汤一介先生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自信。

我发现如果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读完,不得不感慨真的了不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则是金晓明老师讲述,一边听着金晓明老师讲解,一边观赏历代绘画作品,让我深深入了解了中国绘画的独有的魅力。绘画作同时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今天的节目很精彩,他们的精彩故事深深的鼓励着我,让我有了一份奋斗的冲劲,同时让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去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国家复兴的重要力量。无论将来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都要保持一个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去干,就一定可以为祖国干出一番新天地。加油吧!

上一篇:笑猫日记的读后感500字(11篇)
下一篇:赢的答案读后感想(必备3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